田思

草木无言,春华秋实;天地一心,振翮空灵。海潮总有拍岸的浪花,溪流总有淙淙的跫音。

甘蜜街




为了让那只老猫
脱胎换骨
有人大动手术
截去它的尾巴
再让它穿上
时髦的大衣
据说这是为了申遗

猫民何其有幸
拥有这条百味街
猫民何其不幸
权势的铲泥机
铲去它的古早味

百年老街
弥漫甘蜜的遗香
氤氲各族的汗酸
喧哗过华洋百货的叫卖
熙攘过摩肩接踵的脚步
还有绕檐的燕子
啁啾每一个多彩的黄昏

百年河水
流过朝代兴亡
百年岸阶
吻过缱绻的潮汐
百年舢舨
摆渡几代的沧桑

对岸的庞然大物
呵着单调的粗气
河畔扭起新潮的曲线
河水充塞文明的垃圾
悠悠的舢舨逐渐消失
远山霞影被星级旅馆遮蔽
而啁啾的燕群从此绝迹
那沾过鸡毛鸭血的老巴刹
被膨胀的虚荣砸个粉碎
猫民从此丧失记忆的嗅觉
再也嗅不到历史的甘蜜


那只猫放了个屁
不,或许只是闷气
嘘——

10-7


電台訪談摘錄

“書寫婆羅洲”vs.砂華文學

“書寫婆羅洲”是這幾年來比較新的策略式文學稱謂,以前在砂拉越本地搞文學的人喜歡稱其為“砂華文學”。“砂華文學”是個比較傳統的說法。但是,也有人質疑說,既然東馬已經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馬來西亞的華人文學,們也習慣叫做馬華文學,那為什麼又要有“砂華文學”,是否東西馬要分庭抗禮,還是要標新立異?

其實,這幾個名稱是在自然情況下產生的。當我們說馬華文學時,表面上好像是帶著一個族群式的文 學,誠如有馬華文學、馬來文學、馬印文學(指印裔的文學),其實馬華文學指涉的範圍是語言文字,指的是用華文創作、在馬來西亞範圍內的文學,跟它相對的稱 呼應該是中國大陸文學、台灣文學、港台文學,甚至是北文學。這種種不同的稱呼,只要是華人用華文來創作,就構成一個華文閱讀世界,馬華文學就是這個華文閱讀世界里的一部分,至于“砂華文學”,它只是一個區域性的稱呼。有什麼方法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呢?

“砂華文學”這區域性稱呼,其實有其歷史根源。熟悉“砂華文學”的就知道,砂拉越在還沒有加入 馬來西亞之前,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五○年代開始有政黨的出現,那時候爭取自治獨立,反對殖民主義。當時為了要擺脫殖民統治,曾有過一些廣泛的社會宣傳,報 紙上的副刊就有很多文學作品出現,那是在五○年代中以後,像我們一些早期的文藝先行者,如雷浩明先生、巍萌先生、吳岸先生,他們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進入文 壇的,作品寫多了,就形成自己的一個文學聚落,叫作“砂華文學”。

自五○年代開始出現“砂華文學”這樣一個名稱,過後就沿用下來。由于歷史上的因素,我們也認為 “砂華文學”這名稱頗能結合砂拉越當地特殊的情況,比如說在歷史、地理、人文方面,是有別于西馬的。目前在文學界已經出現了四部文學史,最早的是田農的 《砂華文學史初稿》、接下來有周翠娟的《砂華文學團體簡介》、然後有黃妃寫的《反殖時期的砂華文學》,最後一部是沈慶旺還未出版的《雨林文學的回響》。他 們都沿用砂華文學這個名稱來指射砂拉越以華文寫作的這個文學範疇。

“砂華文學”屬于馬華文學的一部分,砂華作者也被稱為馬華作家,但當砂華作者在創作時,文章的題材、手法,甚至在內容方面,則跟西馬非常不同,所以稱它為“砂華文學”,也是有它某種特殊意義。至于我們現在要 另外提出婆羅洲文學,則是一種文學策略:婆羅洲本身的特色,就是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多元生態、多元景觀,擁有一大片的綠色雨林,它是世界的第二大雨林, 僅次于亞馬遜河流域,在這樣特殊的時空背景底下,如果能夠以婆羅洲為重點,創作我們的文學,可以形成中文閱讀世界很受矚目的賣點。所以這幾年來,當我們提 出這樣的一個稱呼時,反應也非常好。我們認為,這樣比較能夠引起世界中文市場的關注。

一項書寫策略、一種文化考量

如果以“書寫婆羅洲”這個理念,以婆羅洲的人文及自然背景來創作,與同時又保留“砂華文學”這樣一個稱呼是否有矛盾或桿格的地方?

這點我們可以這樣來考量:當我們說“砂華文學”時,基本上是尊重歷史,因為在50年代,它本身 就已形成一個文學聚落。我們有本土作家,也有很不錯的文學作品。後來加入馬來西亞後,東西馬之間始終有著一層隔閡,彼此沒有充分交流和了解,這方面,我們 雖也是馬華作家,但寫的東西大部分西馬的作者、讀者都不太熟悉。在這方面去衡量大馬的其他州屬,比如說現在去提倡柔佛州文學、檳城文學是沒有意義的,因為 從南馬到北馬,甚至到中馬,人文、社會情況基本上是大同小異的,他們沒有形成區域文學的一個條件。唯獨砂拉越,它既是婆羅洲的一部分,本身又有從50年代 一直流傳下來十分長久的文學傳統,所以我認為這兩個名稱是並行不悖的。

當我們提出書寫婆羅洲這個口號,它是順應一種書寫策略、一種文化上的考量。因為文化本身是一種資源,如果經過很好的去蕪存菁過程,把它的優點、優勢展現出來,它會成一個很大的吸引力,可能會變成一個文化磁場,不但吸引本國讀者,也可以吸引世界各地的讀者。

從文化的另外一個層面來闡釋這個問題,比如說婆羅洲原始森林遍布,接近卅個族群,多姿多彩的文 化、禮俗、節日、服裝、歌舞表演,都是獨一無二,非常具有特色的。州政府也相當重視文化資源,重新包裝、重新提升文化資源,例如︰詩巫就舉行過二至三屆的 婆羅洲文化節,反應非常熱烈,各民族的美食、服飾、文化表演集中在一處,舉行一兩個期的表演,此外,還包括傳統民間遊戲、婚禮再現等等。這形成很強的旅遊賣點,對豐富州民的生活也 很有意義,可以更了解本身的文化傳統。以馬拉瑙族群為例,他們聚居沐膠沿海一帶,有祭海儀式,慢慢發展成祭海節;斯里阿曼的魯巴河涌潮,也慢慢發展成夢娜 節;背南也有贓南賽船節,是代表某種民間、民族的體育競技活動;民都魯近幾年來也有風箏節,世界各地的風箏好手都前來參與其盛,足見文化需要提升,也需要 策略上的包裝。此外,還有聞名遐邇的雨林音樂節,不但是展示傳統音樂如沙貝琴的演奏,也邀請世界各地對原住民音樂、本土音樂有興趣的樂手到來大展身手,目 前已形成世界聞名的文化節日。

從這觀點看來,我們的文學也應該朝這幾點來發展,即︰突出本土的特色、表現我們的優勢、展現婆羅洲多元化、多元社會背景的色彩,形成大家所關注的對象,寫出來的作品也會比較有讀者。當然,創作者本身需要經過很好的磨練,要有比較高的品質、要有比較好的寫作技巧。

“書寫婆羅洲”這概念的含義是很廣泛的。除了我們要去寫、去刻畫、去挖掘,也包括寫出作品之 後,它的出路、讀者、定位在哪里。所以,目前在參與這一項工作的朋友,我們都會很重視在行銷方面,就是出版後給誰看,即使是同在一國度,西馬的朋友對我們 也沒有足夠的了解,因此我們非常努力的去爭取西馬出版界的重視,把我們出版後的書先在西馬流通,也在絡上介紹,引起世界性的關注。此外,多元文化的確具有很多別具一格的傳統,這些傳統目前正面臨現代化、城市化的沖擊,如果不把它記錄下來,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就會變質、衰微,甚至失傳。

“書寫婆羅洲”的另一層含義也在于深入去了解各民族的生活範圍,把他們失去的傳統,在民族與文 化中那些優質的東西找出來,沈慶旺說過︰“傳統不是落後,而是更接近本質”,我們要把人類本質的生活狀態、民族習慣、思維方式,通過文學的手法表現出來。 在參與這項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去挖掘原住民的生活本質,所以我們也在學習、也接觸很多原始資料,對我們的友族同胞帶著更大的關懷心情去了解,這有助于促進 我們與友族之間的溝通與了解,先是砂拉越兄弟民族間的了解,擴大到我們跟西馬全國人民的互相了解,再擴大到不同讀者之間的了解,進而到普世的了解與關懷。 這就是我們要進行這項文化工程的最大共識。

為何書寫婆羅洲?

興起“書寫婆羅洲”這個概念,想要書寫兄弟民族豐富的文化傳統,主要是基于對兄弟民族的尊重與 關懷,這是一種基本感情。因為同是婆羅洲子民,同在一屋檐下,情同一家人,就有同飲一江水的感情,自然會對自己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也能對各民族 不同的風俗習慣多一份包容與尊重,而能夠彼此學習。所以,在跟許多西馬作家來往時,他們常常提起砂拉越有許多值得他們學習的地方,就是這麼多民族在一起, 生活得很和諧,是引以為傲的生活場景。我們有幸生活其中,對自己兄弟民族的各種文化自然得嘗試去了解,並且把他們的優質、有價值的那一部分,用文學形式表 現出來。

以前很多作家用那種獵奇的眼光,表現奇風異俗、嘩眾取寵,那是我們不太欣賞、不太贊成的。一些 英文作者、殖民地官員、游山玩水的旅者,就寫下我們比較落後的一面,把我們當作好像是未開化的民族,那不是我們要的方式。台灣旅游學者徐仁修寫過一部《赤 道無風》,裡面就有很多道聽途說的東西,其實是不可靠的。小說家張貴興也寫了《群象》這部小說,在台灣得了獎,但我覺得裡面所寫的婆羅洲景觀,在本地人來 看是有點荒謬的。所以,我們提倡的書寫婆羅洲也允許想像跟藝術加工,但我們認為應該是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要尊重我們的其它民族、尊重我們本土的各種文 化,不要故意去扭曲它,來爭取讀者或迎合人們的好奇心理。書寫婆羅洲還是由“生于斯、長于斯”,對鄉土充滿感情的人來寫,會比較有感人的力量。

提出“書寫婆羅洲”這個理念,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雖然砂拉越加入馬來西亞已經半個世紀了,但 很多方面,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我們都有那種被邊緣化,甚至好像是二等公民的那種想法或心態。二○○一年,大馬華人文化協會曾出版一部《馬華文 存》,是馬來西亞華人這幾十年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的所有綱領式文件。但是翻閱這馬來西亞華人文化的存輯,東馬只有一兩篇,我們不缺乏寫得很好 的政論家、學者、作家,但為什麼我們的東西不被珍存?為什麼我們的東西沒有被記載、被收錄?這就是彼此了解得不夠,溝通得不夠,這也存有邊緣化的現象。

前幾天我看報紙,著名的社會工作者、學者詹德拉博士提到馬來西亞建國五十年,貧窮問題得到很大 的改善,目前我國只有5.7%的人民是處于貧窮線底下。我心裡非常懷疑,如果詹德拉博士有到我們各河流上游去看的話,那邊處于貧窮線底下的原住民非常多。 這個數字如果是放在整個馬來西亞來衡量的話,恐怕就不只5.7%這麼簡單。也就是說,很多學者在高談馬來西亞,論及“全國”時,他們所提出的統計數字其實 是把東馬拋離在一邊,看到的只是西馬的現象。我認為,我們先須讓國人了解真實的情況,加強我們的交流、溝通。另外,我們要跟世界接軌,讓世界其他的人也關注這個地方、關注這裡自然的生態、豐富的多元文化,也關注我們這裡安寧、與世無爭、充滿自然風味的生活狀態。

人文關懷是我們踏進21世紀應該要著重思考,甚至身體力行的實踐方向。隨著電腦時代的到來,人 類在很多方面已經走向科技化。科技越是發達,生活越是優裕,人文價值就越受到忽視,甚至有降低的現象。通過重新的人文關懷,很多文化在自然狀態底下,比較 能保持本身民族文化的那種傳統。所以提出書寫婆羅洲,除了寫華人社會的各種現象之外,我們也嘗試去了解我們的兄弟民族。

緣起、推廣與成績

“書寫婆羅洲”這個概念在西馬寫作界得到很大的回響,主要原因是在一九九八年時,吉隆坡大將出版社辦了一個馬華文學出版展。當時很多來參觀出版展的觀眾就發現很令他們驚奇的現象,在近十多年的出版物當中,砂拉越出版的文學書籍佔了相當大的比例,我們的展示單位是全場最大的單位。原因是我們這邊至少有三至四個文學團體,這幾年都出版了很多文學書籍,累積起來出版書籍的數量並不會比西馬任何一個區域來得少,當然在質量方面還有待商榷。同在一個國家底下,我們居然有一個那麼大的文學聚落,寫了那麼多東西,有那麼多優秀的作者,他們都不了解,所以想要更進一步了解。

二○○二年十二月,詩巫中華文藝社主辦了一個以“書寫婆羅洲”為主題的座談會,當時我與石問亭 是受邀的主講人,我們就正式提出“書寫婆羅洲”這個理念。這場演講過後受到很大的回應、反響。《星洲日報》在二○○三年六月出版了“書寫婆羅洲”專輯,有 兩大版,連續登了三個星期。西馬的作者看到我們從手法到內容、題材各方面都大異其趣的文學作品,是非常的訝異,書寫婆羅洲這個口號也慢慢被西馬作者所關 注。

我們這邊兩位資深文學工作者——沈慶旺與石問亭先生都是網絡專家,都有自己的網站《犀鳥文藝》 和《犀鳥天地》,都是以東馬文學為主要內容,還延伸到全世界,連中國作家、北美的華文作家都很關注這個網站,一年的點擊率都超過一、兩萬人,很多人會通過 這個網站來索取這方面的資料。比如說石問亭先生在《星洲日報》“書寫婆羅洲”專輯的中篇小說〈夢回巴里奧〉,寫的是異族通婚的課題,就受到中國作家關注, 寫了很多信來問有關細節問題,非常有興趣。因此,除了平面媒體、書刊外,網站也成為推廣文學的一個管道,它可以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在這種有利的情況 下,“書寫婆羅洲”的努力,我相信所能得到的回應會更廣大。

任何文學理念,如果沒有實際的成績,那就如空喊口號。我們有信心提出“書寫婆羅洲”,主要是因 為東馬有一批很好的寫手、作者,已交出不俗的成績。我們從不同層面去展示豐富多彩的文化,包括歷史掌故、鄉鎮、風俗、生態、街巷歷史、圖片等。只要有共同 理念,從各方面去呈現婆羅洲豐富多彩的文化、社會背景,都可列入我們書寫婆羅洲的系列裡,即使別人寫得好,我們也給他掌聲。

在歷史方面,已故的兩位老前輩劉伯奎先生、劉子政先生都寫出了很多關于砂州華裔早期歷史的研 究,另外一位還繼續寫作的作家房漢佳先生也寫了兩部關于砂拉越河域的歷史《拉讓江發展史》及《巴南河流域發展史》,對砂拉越華裔歷史有非常深入的研究。目 前,他在籌劃著《高原游擊隊》,那是一部很有趣的書,是寫二戰時期內陸民族團結起來反抗日本侵略的歷史故事。此外,吳誥賜的《馬鹿十五分公司》與《出三 流,十八水》,屬于地方掌故與風土志的結合,也具有一定的學術性。

在文學方面,沈慶旺先生的第一部詩集《哭鄉的圖騰》在國內外 都引起很大關注,認為是到目前為止,描寫原住民最好的一部詩集。而藍波、田風、萬川、李笙、蔡羽等環保詩也各有特色,夢羔子的農家詩更是獨樹一幟。小說方 面,則有星座詩社前主席黃澤榮的〈奴英的抉擇〉,及詩巫夏秋冬(許維青)的〈刺青〉,對原住民受到現代化的震蕩之後,他們文化的萎縮和困境都有非常細致的 描寫。楚天以石隆門礦工反抗白人拉惹統治為背景的中篇小說《靈泉祭》,是年輕作者中少有的宏篇力作。老作家黃順柳寫過《天地悠悠》與《炭山風雲》,也是從 史實中衍生人物情節,刻劃鄉土變遷的本土小說。

在散文方面,林離的《水印》關懷鄉土,文采斐然。我要特別推崇兩位記者的特寫作品:李振源寫了 很多關于砂拉越鄉土的考察,是一位出色的采風作者,對各民族的習俗、各民族的來源、華人廟宇等都有非常詳細的采訪,他的“穿街走巷”系列,對古晉每一條古 老的街道重新考察和記錄。黃孟禮則寫了一本有關拉讓江人文與水文考察的《情系拉讓江》,圖文並茂,富有鄉土情調。還有一些作者正在寫關于植物、生態方面的 文章,如詩巫的資深編輯楊貽訪。至于民俗研究的著作,蔡宗祥的《伊班族歷史與習俗》和林青青的《砂拉越伊班組的民俗、說唱藝術及其華族文化色彩》,堪稱佳 構。

最集中的表現而能引起西馬讀者及文化界關注的,就是大將出版社出版的婆羅洲系列。第一部是楊藝 雄的《獵釣婆羅洲》,第二部是沈慶旺《蛻變的山林》。正在籌備中的第三本是藍波先生的《雨林食譜》。之後,我們將陸續推出幾部非常有趣又圍繞婆羅洲主題的 書籍,包括黃亭先生的長篇小說《最後的流螢》,寫山林游擊隊的悲劇故事;還有石問亭先生的《夢回巴里奧》,這是關于巴里奧高原異族通婚的一系列小說。沈慶 旺先生也打算再出版一本原住民題材的詩集《消失的圖騰》。此外,李振源的《砂拉越河左手港探源》、夢羔子的《新村詞典》,及田思編的《婆羅洲鄉土小說 選》,也將在出版計劃中。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很多國內外學者對書寫婆羅洲系列作品進行了學術性嚴謹的研究,台灣的李瑞騰 博士就曾經特地到古晉和詩巫考察,寫了學術論文《詩巫當代華文新詩——以草葉七輯為主要考察對象》。“草葉七輯”是詩巫文化文藝社出版的七本比賽作品合 集,有很多都是以婆羅洲為題材的作品。此外,還有陳大為、鐘怡雯也特地在兩三年前到東馬來收集資料,也寫了學術論文《論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 構》(鐘怡雯),也是一篇介紹東馬文學成就的嚴謹論文。目前有兩位大專碩博士生也有向我們索取資料,一位是南京大學的博士生,另一位是博特拉大學的研究 生,他們都關注書寫婆羅洲這個研究,我想它在學術上應該是引起相當大關注的。

結語:未來的展望與規劃

書寫婆羅洲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宗旨是用心寫出這個美麗的、我們所熱的鄉土,而不是用歪曲和扭曲的那種寫法。我對一些台灣作者所寫的,以及一些白人作者帶著優越感來寫的那種歪離事實的寫法極不認同。我認為寫手要真的用心而且帶著熱愛這個鄉土的一切,真實去反映我們這個婆羅洲的鄉土情況,特別是在于記錄、提升、發揚我們的文化傳統。

在這開放的概念下,我認為不僅我們要努力地寫,也要鼓勵更多人來參與,越多的人寫,才能寫出更 好的東西,才會有更熱烈的掌聲。“書寫婆羅洲”並不只是我們這一個小圈子的“孤芳自賞”。從這理念出發,我們就可以做出更多的事情,首先要探索各種書寫婆 羅洲的可能性,包括它的書寫範圍,從史學、文學、民俗研究、動植物生態研究,鄉鎮長屋、街巷歷史、荒野生態,甚至包括攝影等,都是可以落實的方向和目標。

此外,我們也要注意文學書籍的市場問題。我們要跟那些有規模的出版社配合,一起制定出版策略, 進一步去進攻華文世界的閱讀市場,包括台灣、中國,讓我們這些書籍也能夠在這些地方流傳,把書寫婆羅洲這個豐富多彩的內容打進全世界華文閱讀市場,甚至被 翻譯成其它文字。我們也希望在這樣的理念底下可以培養更年輕一代的寫作者,報紙上的副刊園地是我們發表的重要地盤,目前星座詩社主持的星座副刊里就結集了 一批老中青作者,發表有關這些題材的作品。我們希望能夠再爭取多一點這一類的副刊,讓其發展得更普遍化。

我們非常需要一些熱心人士的贊助,如果有一定的經費,就可以成立出版基金,出版更多優秀作品。 我們也鼓勵在“書寫婆羅洲”方面能夠做得更專業化,像記者如果能以專業的身分去考察地方風俗察,是很好的。印象中,一九九八或九九年以降,旅游局與森林局 聯手主催,資助各報記者到各河流源頭去探討伊班族四百年來的遷徙歷史,便是一項很好舉措。如果官方和民間能夠配合的話,我們就能夠有更加詳盡的資料來報 導,把更多的婆羅洲原住民資料公諸于世。

談到書籍出版,當然也要去研究行銷策略、書本包裝,甚至包括網上銷售等。希望我們的寫作者能夠 去閱讀或探求更豐富的資料,包括閱讀西方書籍,從外文入手去了解更早期的婆羅洲歷史,因為西方作者也有些很寶貴的資料,博物院以及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及各 華人社團會館裡,都藏有不少超過百年或半個世紀的期刊資料,這也是我們挖掘的對象,在資料探求方面盡量專業化,掌握這些先進的資料、收集的方法和歸類,然 後把它轉化為我們的寫作題材。我們也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將婆羅洲文學介紹到全世界各個中文讀者的閱讀圈。

(本文是古晉電台“文學星座”節目錄音整理的記錄摘要,于二○○七年八月十七及二十三日的“Red FM頻道播出。訪員為砂拉越星座詩社的林世伶。)

星洲日報/文藝春秋‧整理:黃裕斌‧29/06/2008


读“半世纪的回眸”

在时间的长流里
淘一把时代风云
几点战鼓
几行血迹
几滴亲人泪
几声拧熄的歌
用十年的脑汁
去提炼
用一生的热血
去亲炙
熬成 民族的气节
凝成 历史的脊椎


注:《半世纪的回眸1938━1988热带诗选》,
为新加坡着名诗人槐华所编,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被遗忘的乡野…序沈庆旺诗集<<哭乡的图腾>>



(一) 蜕变的前奏

当一个孤独的山林行者:
"背着黄澄澄
像黄皮肤一样
逐渐叫黑夜给噬蚀的夕阳”
在默默地赶路.
他一行行饥渴的足迹,
朝着归乡的方向.
而故乡,
却迷失在苍茫的暮色中.

当山林族群的长屋,
在清晨

"撑开多睫毛的窗
揉一揉
那被雾锁了一宵的眼睛
向落居於此的朝阳
无精打采地招呼一声 ".

这原是猎人的部落,

"隐隐地
像许多被禁猎的野兽
远远地抛在浓雾里".

当长屋中主持祭典的 "孟南",
在狂欢的节庆,
在荡不起回响响的长廊,
绕着
一圈圈不断重复的步伐,
"像一段失落的经文
在在寂黑的年代里
孤单地唱着
一遍又一遍父子相传的
不曾明白过的
古老褪色的咒语".

当八月乾旱的季节,
"耕种的火
熊熊燃起
天空正在窒息
土土地正在爆裂",

而曾是 "黑壤朝天" 的沃土,
却在 "刀耕火种" 者者的手里,
让谷种
"茁长成一株株
贫血的瘟神 ".

而那些独倚长廊 ,
与瘦狗为伴的老者,
徒然欷 的,

"只是手臂的贲肉
已在时间的皱纹里松懈
只是习俗的长耳垂
已羞缩在耳珠里
只是黄灿灿的耳坠
已变卖成骨董 ".


当山林溪畔那 "纯朴清稚的采蕨少女,
卸下了
"用经纬清晰编织传统的`布娃'纱笼 ",
以 "容易挥发 "的虚荣,
走入 "一座饥 饿的蛛网 ",
终於堕落
"在繁华世俗黝黯的
阁楼里
廉售裸贞",
而更多刺青纹身的儿郎,
却用传统的槟榔剪
"截断脐带和乡土的牵系",
并且 "蜕变成山林的弃儿
放逐在繁华的文明中 ".


当文明像一支利箭,
"搭上现代紧绷的弓弦
射向古朴的乡野',
而为财团挖掘钜富的
"木山道一直深入
深入到山林的心脏 ",
在摧枯拉朽般的电锯声中,
造成
"山林已失色
啜泣满山年轮裸裎 ";

而那条山林族群的命脉,
却任
"浊泪汇流成拉让江 ",
无奈地
"淤积成青山乾渴的记忆
三分苍郁
七分惆怅 ".

当这一切的一切,
都在无助与无奈中凝成低沉的叹息,
你会深深感谓,
一座
乡野将被遗忘,
并且被长久地遗忘.

那儿曾是广袤而富於生机的大地,
原住民世世代代在此过着原始而宁静的生活,
在此繁衍,
在此劳动,
在此歌唱。

那儿曾有清澈的河流,
纯净的蓝天,
充满猎物的森林,
清幽芬芳的野胡姬 ...

如今在文明的冲激下,
这片乡野已被遗忘。
乡野的子民,
憋不住文明与繁华
的憧憬,
纷纷抛下传统,
抛下习俗,
涌入城市,
涌入物欲的无底洞;
换来的
是失望, 是失落, 是彷徨, 是迷惘;
以及像汗斑一样,
流遍肌肤的泪渍.
乡野只留下梦魇,
留下回荡的咒语,
留下一尊尊 "哭乡 "的图腾.
这是一个山林族群在通向文明之前的挣扎和蜕化,

面对社会急遽变迁下所付出的辛酸代价.


砂劳越华族诗人沈庆旺的诗集 << 哭乡的图腾 >> , 尝试为我们描绘出乡野与山林族群在蜕变中的剥蚀画面, 以及深深勾勒在画面中的粗糙线条, 仿佛一幅幅抽象而阴冷的现代画, 以多视角的效果, 向我们展示灵魂深处的悸动. 作为一个手法独特的诗人,他选择了灰黯和孤寂, 有时甚至是病态,作为整部诗集的基本色调, 例如:

将哭泣冷冷呼唤成一片痴妄
朝长廊一圈圈
一圈圈
回旋
回旋这朵念乡的幽灵
无从应化
无从应化成孤单的夜色
<<梦回乡愁 >>

"碎溢的汗渍沁不透
贫癯之容颜
憔悴
故乡蔓生的野蕨
有着夜
染也染不黑的赭色
在荒芜乡土的雨霁
一蕞蕞
一蕞蕞长成营养不良
伊人的发鬓
<<月晕熏醉的 >>

"寂静的夜常把忧悒
咳成一阵阵
的寂寞
我以醉晃的步履
覆你轻轻的呻吟
<<我们的夜总是长得不见边际 >>


(二) 存在主义与 '四不挂搭 '

读沈庆旺这部诗集, 不由的使人联想起存在主义, 这种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未兴起於西欧的哲学思潮, 经法国的萨特引入文学领域 (当时以小说为主),曾引起广泛的影响. 萨特认为人孤零零地被抛到这荒谬的世界, 心灵难免会产生被遗弃的焦虑, 痛苦, 烦躁以及对死亡的战栗和恐惧, 故其作品中常流露一种悲观绝望的情调. 存在主义兴起的原因之一, 即是科技文明对传统世界观的冲激, 使现代人在存在意义的摄受上, 陷入 "四不挂搭" 的困境中.而对于一个突然陷入文明包围的原始族群,这种 "四不挂搭 " 的处境更为尴尬. 虽然沈庆旺在诗句中说:

"森林里没有什么哲学
哲学里也没有森林 "

但他也强调:

"没有森林的族人
没有故乡
没有图腾的部落
是捻熄的香火 ".

这就是 "图腾 " 这个意象在沈庆旺诗中重要的象征意义.


现代人在文明狂潮下的 "四不挂搭 "的处境, 借用唐君毅先生的诠释是 "上不在天, 下不在地, 外不在人, 内不在己"。 "上不在天 " 是指宗教信仰的崩溃,神失去庇护的作用. "下不在地 "是指科技理性一枝独秀, 自然世界沦为被征服的对象. "外不在人 " 是指人情味被工业社会的冰冷的权力与义务关系所取代."内不在己 " 是指人类在物欲膨胀下, 原本宁静自足的心灵, 让位给纷扰不安的意识形态. 正如沈庆旺在<<我蹲踞在那柱孤单顶端挖空心思搁置明朝繁 华的瓮中 >> 所暗示的:

"或许
当宁静消失或许
当纯朴湮灭或许
当原始绝迹或许
当山林消失或许
当乡土已没有乡土
我们将是谁
谁将是我們

而冰冷的时代
像一只都市的性感生物
总在引诱年壮的族人
交媾
之后
刺激成

没有乡愁没有图腾没有刺青没有开敝胸怀的
快感"


(三) 文明的副作用


    对於那些还没有全面经过文明洗礼的山林民族, 在还未接受文明的教化与提升之前, 恐怕已 " 未见其利, 先见其弊"了. 请看沈庆旺诗中所展示的真实景象:

1. 原我的失去:

"要持续多久
同样的动作
磨弃旧有顽强的线条
却划下新的败痕
我的雕像离我的面目
越来越远 "
<< 雕匠 >>

"自尊倾倾斜斜
倾倾斜斜在衣锦还乡的部落炫耀
而长长长长的长屋
我们的根
竟没有一片板地
容我站得稳"
<<月晕熏醉的>>

2. 传统的 丧:

"走入繁华的云雾里
掌着千百年前的香火

祖先
您愿意时
就熄了灯吧
我将部析你於幽暗
当所有的族人
都褪下
兽皮战衣和 '达都 '
一切传统
将在我心中消逝 "
<< 倦 >>

"传统用槟榔剪
截断脐带和乡土的牵系
我逐蜕变成山林的弃儿
放逐在繁华的文明中
茁长 "
<<血缘 >>

"走入节庆像
走入噩梦
挖掘陈旧的伤口
痉挛在原生的凄叫
招唤人间残余的温情
从血脉湍动结实的肌肉中
将乐极的
将哀伤的
将迷惘的
将失落的
最后一次的
妄情
摄尽忧虑
摄尽伤疼
文明已混浊我们的血
民族的感觉已被同化 "
<<加威安都 >>

3. 环境的破坏:

"当木山道一直深入
深入到山林的心脏
深深刺痛原住民的梦幻
一切的梦幻憧憬
在新月消逝无迹之前
跌跌撞撞在崎岖的山路间 "
<<有时酒与乡愁一样可爱 >

"我只知道
拉让江的浑浊
汇流许许多多
族人血泪
<<拉让江 >>


4. 迷途的堕落
"都市的锁
总爱扣住我的欲念
也不知那一城那一市
是我留连的梦 "
<<浓浓酸酸涩涩的故乡酒 >>

"当心口上的脑袋/
开始饿不择食/
当物质欲望膨胀族人的心灵/
部落却越来越贫困/
当土著习俗地/
一片片出嫁/
祖先的汗水却一滴滴/
消逝/
当族人以青春的肌体/
交换货币/
部落的传统道德/
却迅速地崩毁 "
<<部落 >>

"文明的耻辱/
教我们抛弃习俗的/
无上装/
而在繁华世俗黝黯的/
小阁楼里/
廉售裸贞 "
<<一盏月亮的灯 >>

5. 政治的遗症
"至於绝对依从族长一致信行的步伐/
已颠簸成/
数个极端混淆不清的政党喽罗/
政治黑手/
掰开了朴素耿直/
脾气暴烈的族性/
政治理想和长屋牢不可破的神话/
开始分庭抗礼"
<<长屋里的神话 >>

"正当发展变成政治手段/
有人租赁土著习俗地/
有人出售廉价体力/
有人在农作物败退之际/
往来於镇上买醉 "
<<蒌缩的部落 >>

     作为一个头脑清醒的诗人, 沈庆旺是带着同情心与不平心去描写山林族群在过渡向文明的荆棘路上所经历的惶惑与痛苦. 这种同情心与不平心乃源於 "共饮一江水 " 的兄弟般感情 . 但诗人毕竟不是这个族群中的一份子, 不是他们的代言人. 他只能以现代人的冷静观照和省思, 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感触. 如果在反映现实的观点上有所偏颇, 这种偏颇是可以原谅的. 诗人对於山林族群的落後产生忧患, 但对於文明给他们的冲激有更大的震撼, 所以揭露了文明所带来的许多後遗症, 对那些畸形的现象有所质疑. 我想这也是一个忠实的艺术家的局限性. 他只能以艺术手法揭示现实的问题, 而不能给这些问题提供答案,答案应留给哲学家或社会学家们去解答.

(四) 弃乡与乡愁的矛盾


但是, 人类社会的发展, 总是朝着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趋势走向, 这也是扭转不了的客观规律. 有些民族由於世居山林, 民风闭塞, 没有顺序走完他们演进的历史过程, 当文明冲激下的突变到来的时候, 他们就会茫然失措,就会颠踬跌扑, 晕头转向. 这是值得同情, 关怀和协助的. 但这不是一个诗人的责任.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份子, 沈庆旺在冷静地剖示了他们落後的传统之余, 由於诗人本身曾受过存在主义的影响, 对文明强势文化入侵山林族群的激进方式, 不予苟同. 对人类原来的根--大自然--的迭遭破坏, 免不了心存惋惜.於是在他的诗中, 出现了以 "乡愁 " 为旋律的一些变奏. 这里的 "乡愁 "与其说是对逝去的乡野的眷恋, 不如说是对整个母性般的大自然的孺慕之情 :


"我的故乡在江的源头/
是谁与我共掬一江之水/
品尝乡土的醇香/
我裸身的乡愁/
我裸身的乡愁搁浅在石滩 "
<<哭乡 >>
"像一尊空寂根生的墓柱/
要屹立或是枯坐/
要枯坐或是横裎/
那越奔越远/
愈思愈淡的乡愁/
已被冷落成片片/
不能拼凑不能转化的/
悲哀 "
<<梦回乡愁 >>

"当我们侧转身躯/
便可消除坐骨神经痛/
当我们一起走入同一座森林/
都能采集到/
彼此的需要 "
<<一朵不下雨的云 >>

    诗集中的许多篇章, 一方面写出山林族群在文明狂潮下的命运浮沉, 一方面也写出他们的无助感和挫折感. 但是作为这个族群以外的旁观者, 总不能叫他们不要进步, 不要文明, 永远安於原始和落后. 纵使换个立场, 作为山林族群的一份子, 为了要摆脱山林的浓雾, 去享受城市的阳光, 不惜弃乡远扬, 抛弃传统, 甚至把乡野当作一个禁锢的诅咒; 但是, 血浓於水, 血缘和肤色, 已给山林子民留下刺青般的胎记. 当他们从城市的喧嚣红尘中偶然清醒的时候, 他们不能不想起乡野, 想起族人, 想起同胞的命运.这种矛盾复杂的情绪, 可以从以下的诗句总感受到:


"月是失色的脸/
山林是否依旧寂寞如昔/
思念的时候/
斟上一杯/
浓浓酸酸涩涩的/
故乡酒/
拒绝乡愁
<<浓浓酸酸涩涩的故乡酒 >>

"呵/
我太亲太亲的故乡人/
土地正在受难/
天空正在受伤/
是谁愿意别离/
是谁愿意活在思念里/
是谁愿意拥抱无奈的乡愁 "
(同上)

    正因为有了这些矛盾, 沈庆旺在诗中有意流露的"回归自然 " 的思想, 便染上了无奈和悲剧性的色彩, 那些游离於主旋律外的 " 乡愁 " 调子, 成了一丝丝潜意识的缥渺的呼唤. 沈庆旺在表现这种微妙复杂的情绪时, 手法有独到之处:

"天空一只无助的犀鸟终於栖落下来/
粗糙的咏叹还给粗糙的泥土/
你多茧的指头早已风化/
我正要回去/
回去一座亲切的山林/
像那个年代/
祖先裸着脚板根植在弹性的土地上/
凝望粗糙的泥土/
交感着相依的默契
<<在你专穆凝视中凝成的一座山林 >>



(五) 冷冷介入的艺术手法


     以原住民的生活为题材, 而要以现代文学的触角去测应他们 心灵深处的悸动, 那必须要求诗人对於这两者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我想这点沈庆旺是做到了.南美洲最著名的作家, <<百年孤寂 >> 的作者马奎斯曾指出 : "我读过戴着现代主义有色眼镜的洒尔戈里, 康拉德和本世纪初拉丁美洲热带习俗作家,以及其他许多人的作品, 从而发现在他们的观察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有些人只是罗列现象, 而罗列得越多, 他们的视野就越显得狭窄. " 沈庆旺的诗具有现代诗的一些手法, 但不全然是现代主义的, 他也具有现实主义的较客观性反映和事物内在连系的韧带; 在引起读者的思考方面, 不至於停留在罗列现象或 "猎奇 " 的动机上.

    在诗的手法上,沈庆旺较多采用了 "冷冷介入 " 的方式. 诗中大量运用了第一和第二人称, 就是方便这种方式的进行.谈到诗的语言技巧, 沈庆旺有自己的风格, 晦涩和明朗互见, 通顺与犯驳并存, 概念术语似乎有滥用之嫌. 在意象的经营上有时也刻意求工, 甚至在险僻处见奇崛. 除了一般的比喻和象征, 可说用得生动之外, 别具姿彩的手法也不罕见:

1. 化抽象为具象

"窄瘦的独木舟驮起了/
种种矛盾的现代思想/
一条四脚蛇在窜逃 "
<<一朵不下雨的云 >>

    独木舟是山林民族原始的交通工具, 象征他们思想领域的纯朴, 对矛盾的现代思潮有负荷超重之感, 而四脚蛇常在丛林或沿泽中流窜, 象征惶惑不安的心态.

2. 复沓

"孟南休止的绝唱在夜底/
搜寻他的古代在夜底/
搜寻他底的传统在夜底/
搜寻他的哀伤在夜底/
搜寻他的存在/
在夜底/
搜寻大的本质/
而夜/
竟是他 "
<<加威安都 >>

    这是写祭司在长屋念祈祠的情形. 复沓单调的语句, 表现了时间的停滞感和气氛的沉闷.

3. 图象效果


"山林的荒冢
总爱把思念
孤独地雕刻成



腾 "
<<哭乡 >>

   由 "一柱图腾 " 四个直排文字搜组成的图象效果, 可说不言而喻, 而且起了延缓节奏的作用.

4. 扭曲变形

"我无法抚慰/
那化石般濯濯的山峰/
凝固在畸变的太阳下/
像一颗/
不再害羞的乳房 "
<<一朵不下雨的云 >>

"琐骨锁不住青春/
肋骨根根挺突/
似在努力地/
把薄薄的胸皮撑起 "
<<伊匿 >>

   通过这些病态的描写, 扭曲了事物原来的形状, 加深了画面的沉重感和张力感.

5. 意识流

"一片片倒毙的树和/
童年醉卧在/
憩睡尿溺过的/
长长长廊/
骨骼间缝的今夜/
酒後肌肤激情的节奏/
在咽喉/
绽开/
山林已失色/
啜泣满山年轮裸裎 "
<<加威安都 >>

   这是写长屋居民在狂欢激情中恍惚的意识活动.<<哭乡的图腾 >> 中的三十首作品, 可说是一系列结构不很严谨的组诗. 作者似乎有意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 辐辏成总体的主题, 有时难免出现内容重复之币, 一些较晦涩的文字也不好理解. 我想如果读者稍有涉猎哲学或民俗学方面的知识, 可能较易读懂. 这与纯文学的欣赏恐怕有些杆格. 这也与沈庆旺诗艺的未臻完全成熟有关. 而且, 他的作品内容一涉及现实社会的尖锐问题,诗句就显得生硬而浅露, 流於概念化的直陈, 与描写传统的那些象征或隐喻手法大相迳庭.这不能不说是 <<哭乡的图腾 >> 诗集中的最大缺点, 可以举出的例子有:

"政治冲激下的/
狂流/
在选举过后/
只是一声声叹息/
那些吃吃喝喝喧喧闹闹/
繁忙的日子/
都封存在开票後的记忆中"
<<长屋里的神话 >>

"老师是从很远很远的城市中流放来的/
语言不通/
无所谓/
反正用国语教学/
反正不教原住民文化/
反正上课下课"
<<部落 >>

   所以, 从纯文学的角度来衡量, 我还是比较欣赏集子中几首构思比较完整,形象比较集中和凝炼的诗作, 如 <<哭乡>> <<雕匠>> 与 <<伊匿>> 等.


(六) 期待叙事诗的创作


   以原住民为题材的诗集, <<哭乡的图腾 >> 在马华文学中可能是第一部. 诗集内容以犀鸟之乡--- 砂劳越州为背景, 它本来就是一个多元民族的社会,拥有二十多个不同的种族, 其中很多是属於较落后的山林族群, 为这部诗集的内容提供了基本的素材.
   沈庆旺在些这部诗集之前, 曾经深入长屋区, 与许多兄弟民族相处, 对他们的生活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他花了几年的时间构思和写作这批诗, 在结集出版时舍弃了其他类型的诗篇, 不予收入, 可见沈庆旺的文学企图. 不管他的企图是否能很好地达到, 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他着眼於乡土题材的做法也是值得嘉许的. 当代拉丁美洲文学的开拓者, 曾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郝尔. 阿斯图里亚斯在谈到拉美文学时, 曾说: "我原来并不想当作家, 总未下过决心当作家. 我只是想找到某种方式来表达我所感受到的事物. 我相信那些愿意以本大陆印地安人的原始资料和人民生活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作家, 只要质料运用得当, 如同我所做过的那样, 而不是陷入过分的 '风俗主义' 或者走向另一个极端, 满足於世界主义, 那么我的创作经验将对他们有所裨益. "是的, 作家先得有所 "感 " , 然后才能有所 "作 " , 只要他的所 "感 " 是基於人类良心, 基於对人民和乡土的热爱, 便能在广大读者的心中引起共鸣. 所谓 "越是乡土的, 就是世界的. " 只有掌握了文学的特殊性, 才能表现人性和人类遭遇的普遍性.以诗歌去表现原住民的历史, 文化与生活, 是一件和艰巨的艺术工作. 通常要写得较具体生动, 必须有一些故事和吸引人的生活细节作为材料, 并以更广大的历史空间和人类活动空间给这些作品厘定明晰的座标. 成功的例子,像美国著名诗人郎费罗的<<海华沙之歌 >> , 以及中国当代的一些少数民族叙事诗如<<孔雀 >><< 阿诗玛 >> 等, 都可以作为借鉴的对象. 特别是表现美洲印第安人拓荒精神的<<海华沙之歌>>,把神话, 民族性和大地旺盛的生命力揉为一体, 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是真正值得学习的优秀作品.

    听说沈庆旺已在收集一些民族故事和传说资料, 我在肯定他这部<<哭乡的图 腾>>之余, 殷切期待着他所写的叙事诗的出现.                 20-3-94

《动地吟》与马华诗歌朗唱运动

《动地吟》是由马华诗人游川与傅承得等所发起的现代诗巡回朗唱运动,在
80年代末、90年代初曾轰轰烈烈地搞过许多场演出如1988年的《声音的演出
》、1989年的《动地吟》、1990年的《肝胆行》等,10年后卷土重来,在本
世纪的最后一年,再创下在全国各地连演二十多场的纪录。由于这一系列活
动有著明确的宗旨,发动面广,主办与协办者多是各地的主要华团或文教组
织,参与朗诵的诗人颇众,观众的反应也非常热烈,给文化界带来了不少的
冲击,我认为可以把它当作马华文坛的一大盛事。从推广诗歌艺术的意义上
来说,也可视之为一种诗歌运动。

其实,游川与傅承得只是这项运动的主朗诗人。在他们身边,结集了一批具
有文化创意又有企业策划观念的年轻文化与社会工作者所组成的班底,使到
这项运动能在精心策划下,由点到面扩展至各地。这是《动地吟》取得成功
的主要因素。而《动地吟》的基本班底,像“细胞分裂”式的成为文化各领
域的推动者与参与者,更使《动地吟》不囿限于一种诗歌朗唱的活动形式,
而有了更广泛的文化建设意义。

如何动地,怎样歌吟

回顾马华文学史,朗诵诗并不是一种新奇的文学品种。早在抗日时期就有“
诗歌大众化运动”的提出。1947年,马华诗坛出版了一部千行的长篇朗诵诗
〈怒吼吧,新加坡!〉(作者漠青、若耶、丁家瑞与彦群)。1953年,古
辛、白丁与炎羊也集体创作朗诵诗〈南大颂〉,其演出轰动一时。早期马华
诗人如铁戈与米军等的诗都很适合朗诵,如铁戈的〈在旗下〉、〈生活是美
丽的〉与米军的〈跳玲珑〉、〈不叫多隆〉等,都是朗诵诗的名篇(参见方
修著《马华新文学史稿》及原甸著《马华新诗史初稿》)。过去华团与独中
也不时举办过诗歌朗诵比赛,或在文娱晚会中呈献朗诵节目,只不过朗诵者
的演绎方式可能比较一般化,不够生动,不像《动地吟》那样给人耳目一新
的感觉。

至于诗曲的结合,过去一些音乐界人士也曾作过尝试(如陈洛汉、黄任芳等
)。而专门以现代诗谱曲的,当推1981年天狼星诗社出版,陈徽崇谱曲的唱
片、卡带《惊喜的星光》,内收该社成员的13首作品,称得上是一项创举。

本地诗曲朗唱并非自游川、傅承得等开始,为何《动地吟》会在近年的华社
造成一种轰动效应,会成为一项别开生面的表演艺术呢?我想这与他们对诗
曲朗唱的理念,所选择的内容与呈现方式有密切的关系。

傅承得在《动地吟》为华研筹款演出之前,发表了一篇题为〈在历史长河的
转折处〉的文章(1989年8月12日《南洋商报》), 为前几场的《动地吟》
演出作出分析说:“《动地吟》的成功,来自务实本质,就像《动地吟》许
多朗诵者所表现的现实精神一样,整个策划与演出都是奠基在务实态度和方
法论上的。文学已到了历史长河的转折处,诗歌再也不满足于自我悲悯或肤
浅写实的层面上了,要谈社会批判和社会真相,让我们去碰最尖锐的课题
罢!而本著这样的共识,《动地吟》的参与者,皆能以相互体谅和不计个人
得失的精神,去促使这个系列演出成功推出……历史已到了转折处,大家必
须群策群力,才能开创局面。而当我们分散的时候,也要保持清醒的在各个
领域上更上层楼。对我们年轻的一辈来说,对国家与社会的关怀和奉献,永
远只有开始与坚持,永无结束。”

他在接受祝家华(1989年5月6日《星洲日报》)的访谈时说:“我们的国
家,尤其华社有太多低沉的语气,或有麻木的现象。因此我希望通过文字扬
起一种气势,这种气势本来我们的民族都有的,不过只是渐渐衰退。因此,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有股豪情,读者也有这种感受。我们希望沉思没错,不过
我们沉思之后要扬起。”

他在接受辛金顺的访谈(1989年6月2日《星洲日报》)时说:“活在这个时
代,则我们必须关心这个时代。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
事,事事关心。或许,我们成长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经验让我们有不同的
观念;也曾因不同的立场对立过,冲突过。但在薪传的脉动中,我们将只唱
出一个共同的声音。而诗,让我们的心更温馨和接近。……我们需要更多诗
人出来朗诵。通过朗诵来引发更多诗人写出一些更明朗与节奏感的诗,间接
上也是在进行一种推动诗风的工作。”

傅承得所强调的,不外是通过朗诵去表达诗人对社会的批判与对家国的关
怀,强调朗诵者的豪情气质,与“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凝聚力。而作为
《动地吟》朗诵台柱的游川,则主张好诗须让人听得懂且欣然接受,但须保
持本身的格调,在朗诵时加上创意,可以自由发挥,变诗的平面为立体,做
到“曲高和众”。这些理念可从以下言论窥见之:

“从五四运动到今天,整个诗潮一直在变。到了60年代,现代和写实的争论
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是故,到了这个时期,本身有一种自觉和反省。他觉得
诗歌必须在艺术的范畴中去表达对社会的关爱,因此诗必须让人看得懂,并
且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感情世界和意念,则诗才能够有力拯救诗人于绝望之
渊,诗才是诗!颠扑不破的,绵绵亘亘在文学史中生长而繁荣。

“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讯息的鼓声,除了文字方面的讯息传达,诗歌在刊物上
发表,读者有限。但如果把文字化成声音的话,则诗歌能够更有效地让大家
接受和欣赏。再者,诗歌朗诵是一门再创造的学问和艺术,今天,现代诗的
生命必须有赖于朗诵的提升,让诗插上翅膀,使诗能够在蔚蓝或风雨的天空
下任意飞翔。只是诗歌必须脱离样板式的朗诵法,寻求另一种创意。”(同
见辛金顺访谈)

“以吟唱的方式将诗呈献给大众,并不代表是迁就他们;相反的,而是要让
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诗,让他们对‘诗是平面和沉默’的概念改观,更
要让他们觉得诗是有趣和活泼的。朗唱时将诗的内容给活演,让平面和沉默
的诗走上街头,让诗变成更立体感,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它们,都是诗
人的责任。”(见庞子妮1999年3月21日《南洋商报·新感觉》专访)

在马华诗坛上,游川以擅写短小精悍的诗著名,他的诗本来就充满生活化与
口语化,加上雄浑刚健的嗓子与恰如其份的演绎,的确使《动地吟》给人虎
虎有生气的感觉。在他与其他演出者的配合下,好多首诗的朗唱都散发著引
人的魅力。例如在朗诵〈青云亭〉时那苍老的咳嗽与声声“老态龙钟,香火
寥寂”的叹息;在朗诵〈神啊!你们要自己保重〉时,那笃笃笃的木鱼声配
合著满天神佛的念念有词,还插上“做官的做官,做牢的做牢”的嘲讽;在
朗诵〈鼓〉时,以沉沉激荡的鼓声带出“更重更痛更重更痛”的压抑感;在
朗诵〈中国茶〉时,那句“嘿一声”的悠扬山歌;在朗诵〈五百万张口〉结
束时那喋喋不休而难闻其声的嘴唇动作;在朗诵〈一开口〉时,那几句“我
们就万里长城春秋战国悠悠5千年”,竟用各种方言吟出,增加反讽的意
味;在朗诵〈海〉时又当场引吭高歌,观众都有拍掌唱和的冲动。这种“游
川式”的朗诵演绎,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真正做到形式多样化,
变平面为立体的要求。

傅承得的朗诵自然而不造作,时而带著书卷气,时而带著激越的豪气;而他
在各个节目间的穿针引线,侃侃而谈,也让听众与诗人的内心更加贴近。此
外,马华诗坛新锐林金城、吕育陶等以“不平则鸣”的精神,调侃现实,也
让人感受到“痛定思痛”、不愿随俗沉沦的清醒。

黄益忠歌声嘹亮中气十足,让人听出耳油,为诗作锦上添花,周金亮挟吉他
冠军的技巧在台上,鬼马风趣,亦庄亦谐。他谱曲的功力不俗,为游川谱的
诗曲〈口占〉、〈寂寞〉、〈莫笑我〉、〈老乡〉等,以及为传承得谱的
〈因为这个国家〉,都有独特的风格;一首〈问候马来西亚〉,使许多所谓
“爱国歌曲”黯然失色。在《99动地吟》的第二度长征中,他更独力挑起所
有谱曲的重责,也带出他的徒弟──音质甜美的歌手戴丽金,他俩分担了各
场演出的独唱、齐唱角色。这回,周金亮谱了好几首难度很高的诗曲,如何
乃健的〈海棠〉、陈大为的〈旧粤曲〉、周若鹏的〈茨厂街不是
ChinaTown〉、田思的〈青春〉和〈给我一片天空〉以及傅承得的〈惊魂〉
等。

作为一位为马华现代诗安上音符翅膀的音乐人,他对这项朗唱运动有甚么看
法呢?周金亮说:“我以前写流行歌曲,是从自己出发,用我的爱恨、忧愁
和快乐去自行抒发。但是《动地吟》的诗都是关于国家、时事、民族、政治
之类,那种抒情、言志的文字已在那,这使我必须成为诗的知音,在这境界
内为它寻求一些旋律。正因为和诗的情怀搭上,变成往往是文字在引导旋
律,这种旋律是有别于写流行歌曲的手法,使我受到很大的激发,因为发现
到要发挥的空间竟然这么宽广。”(见古晋《国际周刊》1999年5月28 日夏
理斯专访)

周金亮主张诗与曲可以在“双赢政策”下激发互补的化学作用,他认为把诗
歌当作文人雅士的专利品是错误的观念。他说:“好的诗一定要设法推广,
用旋律把诗的生命延长,甚至让人们进入诗境去探索里头到底是甚么………
如果说,一般上流行歌曲所不敢碰的国家、时事、政治、教育、民族等课题
都在现代诗里,你还能说诗歌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拥
有的吗?”(同上)

周金亮说,参加《动地吟》之后,给他一个很大的思索和发挥的空间,即是
自己有了一个大方向,希望做出一些非主流,而且可能让人接受的东西。周
金亮为马华诗歌谱曲的努力已受到音乐界的肯定,本地一家制作公司正准备
为他灌录《动地吟》诗曲的卡带,可算是这项诗歌朗唱运动的意外收获。

书香诗韵蔚成磁场

“十年动地吟,世事几番新”,这是《99动地吟》在古晋演出时报章的标
题。总结这场历时十载的马华诗歌朗唱运动,开始时可说是出于一种文化悲
情与社会忧患意识。

《动地吟》特有的社会批判意识与国家关怀之思,甚至敢于触及某些被认为
“敏感”的课题,可说为以后马华文坛上的“政治诗”(如郑云城的《那一
场政治演说》)开了先河。

作为受过企业精神洗礼与方法论训练的一批《动地吟》策划者,比“知其不
可而为之”的执著多了一份探索与实验的精神,在为诗歌的生存与发展寻求
各种可能的空间。所以《99动地吟》打进了购物中心,并在各个演出场合摆
卖诗集,反应令人鼓舞。

(编按:本文节录自作者今日于南方学院主办之马华文学研讨会上发表的论
文,原文约1万5千字。另外,99《动地吟》今日也将在南院礼堂演出,以为
研讨会助兴。)

“書寫婆羅洲”是鄉土文學嗎?

從字面上看,“書寫婆羅洲”這個概念似乎純粹在鼓吹婆羅洲的本土文學,但在意義上,它應該有更豐富更廣泛的內涵。
   砂拉越與沙巴(舊稱北婆羅洲)兩地很早就有了自己的華文文學。
 沙巴 的第一份華文雜誌《婆羅洲雜誌》創刊於1920年,砂拉越的第一份華文報紙
《新聞啟明星期報》則創刊於1913年。50年代後,由於爭取自治獨立,反帝反殖,
 砂華文學傾向於緊扣社會脈搏的現實主義路線,以反映社會人生為主 ,
 手法也較平實,並且自成一個文學聚落,與西馬華文文學迥異。

東馬華文文學作品中,不乏描寫鄉土、關注鄉土的題材。砂拉越資深作家中,
 如巍萌(已故)描寫農家人物的中短篇小說,吳岸的婆羅洲山水詩與《美哉古晉》
 系列,桑木的旅遊詩與攝影集,徐源福與王政賢有關殖民地時期的懷舊文章,
 蔡宗祥的砂州原住民習俗研究,蔡增聰的砂州史料整理爬梳,黃順柳從史實中
 衍生人物情節,刻劃鄉土變遷的城鎮小說,黃葉時描寫故 鄉小鎮新堯灣的人事滄桑
的小說與散文,英儀記敘在拉讓江下游任教時與伊 班學童的接觸經歷,李流雲的
犀鳥童話故事,梁放以“十年動亂”為背景的農村悲劇故事等,都帶著鄉土文學的色彩。
沙巴方面,黃任芳所寫的神山故事與汶萊作者所寫的水鄉風光,也深具鄉土文學的特色
。可以說“書寫婆羅洲”並非自我們而始,前此已有不少人在做類似的工作,而且成績
斐然,更遑論台灣 素負盛譽的小說家李永平與張貴興了。前者的《拉子婦》和
《雨雪霏霏》,後者的《群象》和《猴杯》,都以婆羅洲元素為題材而成為評論家
矚目的對象。

那麼“婆羅洲鄉土文學”與“書寫婆羅洲”這兩個概念有甚麼實質上的不同呢 ?
簡單說,前者是狹義的,屬於文學題材的範疇;後者是廣義的,屬於多層面的文化
建構。我於 2002年12月7日在詩巫中華文藝社所主辦的“書寫婆羅 洲”講座中的講詞,
與2007年8月17日於古晉電台的訪談錄音(後由黃裕斌整 理成〈田思“書寫婆羅洲”〉
一文),對於“書寫婆羅洲”的提出原因與主客觀條件,取得成果等,都作了具體的
闡述,這裡再作一點補充。

婆羅洲是世界第二大雨林,森林覆蓋,河川密布,具有多元生態、多元景觀、
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等特色。作為熱愛婆羅洲的子民,我們要把這個世界第三大島嶼
的自然景觀與生態環境介紹出來,把多彩多姿的各族文化與融洽相處的和諧社會
描繪出來,把傳統文化加以記錄、提昇和發揚。“書寫婆羅洲”除了具有鄉土文學的
本質外,它是一種爭取中文閱讀世界市場的書寫策略,涉及的範圍包括奇山異水、
壯美河山的探險與描繪,各族風俗習慣的采風記錄,種族關係的探討,原住民關
懷,古跡考察與維護,歷史遞嬗,城鄉變化,街巷掌故,地方志,人物志,民間玩藝,
傳統與觀光節慶,民間美食 與食材,花卉草木與荒野動植物,歌舞藝術與手工藝,
民謠傳說等等;還得加上一項,環境關懷與保護。我們號召有心人從不同的層面,
以不同的方式來展現這些具有婆羅洲特色的東西,並且用行銷策略加以包裝,
與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出版社配合,讓它打入國內與國際市場,那麼我們繼承與發揚
婆羅洲傳統文化、揭櫫人文精神、提倡綠色文學與崇尚自然生活方式的願望庶幾
可以更普及。

“書寫婆羅洲”並不是一小部份人的專利,不管是誰只要他對婆羅洲的寫作題材有興趣,
而又有一定的認識,都可以執筆成文。至於作品水準的高低, 寫得深刻還是膚淺,
那就留待評論家去月旦了。有些西馬作者,由於“在地觀 察”的時間較久,寫出來的
婆羅洲風貌也很多彩多姿,表現手法更獨樹一幟,像潘雨桐的《河岸傳說》與冰谷的
《走進風下之鄉》,我們也很欣賞。還有邡眉幾篇描述沙巴原始森林與原住民的散文
“雨林系列”,也給人深刻的印象。西方白人作者撰寫的婆羅洲旅遊見聞也不少,
但多少帶著白人優越感與獵奇角度,不易引起共鳴。

“書寫婆羅洲”的寫手應該越多越好,這樣才能引起廣泛的關注。而婆羅洲的引人入勝
之處,也不只限於文學方面的題材,這就是我們提出“書寫婆羅洲” 這個理念的由來。
只有認同這個理念的人,才能發揮“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作用;並且形成良性競爭,
讓優秀的作品在對比與互相頡頏之下脫穎而出;並在互相激盪與批評討論之中
去蕪存菁,精益求精。

“書寫婆羅洲”的氣勢與後勁,主要是靠一套精心策劃的叢書來凝聚。2003年12月,
楊藝雄在吉隆坡大將出版社的策劃下,以《獵釣婆羅洲》打響第一炮,造成一時的
轟動,各種媒體紛紛報道,三千冊的單行本在短期內售罄。而田思、沈慶旺與石問亭
等所提出的“書寫婆羅洲”理念,也在一項交流會中初次被西馬的文化界所認識。
沈慶旺以兩年的時間經營介紹原住民的專欄,終以《蛻變的山林》之名結集成書。
此書的推展禮可謂別開生面,富有原住民色彩的會場佈置與土著米酒和美食的款待,
加上娓娓動聽的沙具琴音樂和電腦圖輯講解,給一百多位前來捧場的西馬文化界人士,
呈獻了一場心靈盛宴,也為藍波早已醞釀出版的《雨林食譜》作出挑動味蕾的預演。
而藍波的另一本回憶小鎮生活和介紹婆羅洲小食的散文集《尋找不達大》也已排入了
檔期。接下來還有石問亭反映異族通婚的《夢縈巴里奧》,田思編的
《婆羅洲鄉土小說選》,夢羔子記載戒嚴歲月的《新村詞典》。沈慶旺另一本反映
原住民困境的詩集《消失的圖騰》,也將奏出凄惋的餘音。此外,這套叢書還包括
黃庭描述砂共游擊隊悲劇故事的《最後的流螢》,小說中鮮為人知的加里曼丹場景
將在血色中浮現。砂州新聞工作者李振源的著作《砂拉越河左手港探源》與
《穿街走巷》也列在“婆羅洲書系”的出版計畫之內,而文壇後進之中,楊詒鈁描寫
婆羅洲草木植物的一系列特稿與蔡羽專寫街巷記憶的系列散文,也將有付梓的機會。

至於討論“婆羅洲書寫”的相關文章,在評論界也逐漸湧現,據我所知就有以下的論述:
1.楊匡漢:熱帶雨林:生存者呼喚至深者──馬華詩歌的精神投向及藝術呈現
2.林建國:有關婆羅洲雨林的兩種說法
3.陳大為:論潘雨桐的自然寫作
4.鍾怡雯:論馬華當代散文的雨林書寫
5.鍾怡雯:論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構
6.林開忠:“異族”的再現?從李永平的《婆羅洲之子》與《拉子婦》談起
7.李瑞騰:詩巫當代華文新詩──以草葉七輯為考察對象
8.許文榮:書寫少數民族:馬華文學的個案
9.黃裕斌:如何在地,怎樣美學──解讀鍾怡雯〈論砂華自然寫作的在地視野與美學建構〉
10.孫福盛:田思與東馬華文作家“綠色詩派”研究
11.馬淑貞:敘事話語中的族群關係
12.陳燕棣:在地書寫,在地的聲音──東馬作家書寫婆羅洲
13.余禺:生長在婆羅洲的詩歌植物
14.陳大為:婆羅洲圖騰──砂華散文“場所精神”之建構
15.莊薏潔:馬華文學中的原住民書寫(撰寫中)
16.黃裕斌:從本土文化實踐談砂華文學的建構(撰寫中)

從以上的評論來看,“書寫婆羅洲”這個文化現象已受到華文世界學者的關注,
這是前人和現在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詩人學者陳大為說:“對婆羅洲以外的讀者
而言,砂華作家的原住民文化書寫,不僅僅是描述這個地方和事物,而是透過
文字來創造這塊土地,這是一項深刻的人文地理學的建構,文字敘述當然不是
百份之百客觀和透明,它必然包含著作者的文化修養和視野。”而陳燕棣在訪問了田思
、沈慶旺、石問亭與藍波等人之後,在筆錄中加進了一段感言:“所謂的書寫婆羅洲
對東馬在地作家而言,其強調的是在地書寫的真實性和原鄉情懷,並非念茲在茲的
區域使命;更重要的是,交出質量並重 的好作品,讓落在文學史上的婆羅洲聲音,
更為鏗鏘有力。”
  是的,我們都在等待那鏗鏘有力的聲音,並希望它不斷迴響!

1/11/08 詩巫中華文藝社创社20周年庆专题讲座会

听歌

半世纪的沧桑
凝成忧郁的雨云
往昔的新加坡河
淌成敏感的心弦
默默承受
音符的雨点

大 舟古 船
橹声欸乃
撩动着墨色长夜
赤道儿女的爱情
在河畔
荡漾 荡漾

一列离别的火车
在记忆的铁轨上
隆隆驶去
两旁胶林的红叶
像风沙中的丹心
回旋 回旋

而姑娘不变的深情
姑娘坚贞的眼神
却穿过历史的隧洞
透过抖颤的高音
在我的心头上
闪灼 闪灼

附记:在诗人槐华的书房中,聆听浙江女高音徐舒茗
清唱诗人创作的《姑娘深情永不变》,歌声真
挚感人,闻之泫然。

2001.9.14


读苏东坡


大江东去
淘尽的岂止是风流人物
象浪花泡沫般碎裂的
还有幻着虹彩的名利

天地既不能停于一瞬
生生不息的创造便是永恒
随缘
就是快乐
淡泊
才驾得起扁舟

何妨再扣舷高歌
对着江上的清风
山间的明月

1988年11月2日



龙心雕文

一)挥春

倒贴春字
只博一个口彩
匍匐临摹
何来春的气派

要挥
就要顶天立地
用生活的苦汁研磨
以黑暗作最大的砚台
以根根意志作狼毫
在冰雪冻白的大地上
挥出
万紫千红

(二)爆竹

欢乐的疆域
有没有边界
它就是边界的地雷

为什么会连串劈啪
因为它有共同的芯

找到那条芯
你可以引爆
一个笑的世界

(三)舞狮

狮要舞才会醒
没有敲锣打鼓的
就不叫醒狮
不在锣敲得响
而在狮舞得妙
采青 过桥 踩缸 跳桩
观众的喝彩是最大的满足
可见到舞狮人
浑身惊险的冷汗
胆大要艺高
艺高靠传承
没有敲锣打鼓的日子
要醒的是传艺人的心

(四)灯笼

用祖先的神话
笼一盏旖旎的古典
让熠熠的烛火
点燃文化的乡愁
乡愁 总是好的
每当月圆的时候
我们就多了一份
温馨的期盼
而且这亲善的柔光
也可照亮
篱外的庭园
最重要的是
孩子们的灯笼
可要扎的结实
那闪烁的烛火
可别让风吹熄了

(五)二十四节令鼓

痛痛 沉沉
沉沉 痛痛
这是生命最抖搂的声音
堂堂 正正
正正 堂堂
这是脊椎最尊严的站姿
二十四个节气
要蔚成文化的盛夏
四十八根鼓槌
要擂出民族的脉搏
吆一声 雷霆乍惊
喝一声 山河呼应
把一切的颟顸窝囊
淹没在鼓声的巨浪
快快痛痛 痛痛快快

(六) 气功

抱元守一 摒除杂念
调匀呼吸 气沉丹田
自脱离娘胎那一刻
就吸进这口天地的元气
誰知入世越深
吸进的是贪嗔妄执
远离的是自然灵气
在百病丛生之后
才记起当初那一口
活命的元气
只憾人世浑浊
再多的吐纳
也涤清不了
肺腑的污染
再强的功力
也修持不了
灵台的澄明

(七)针灸

中药性温
尤其是这一帖四平八稳的
中庸之道
要慢火熬煎 费时旷日
西药猛烈
特别是那几片包着糖衣的
民主自由
立竿见影 副作用大
要不然就来个针灸
捅几下闭塞的穴道
熏几回难闻的艾草
包你舒筋活络 气血畅通
怎么 雪雪呼痛
这是几千年的病灶了
会痛总比麻木来得好

(八)双簧

您就别再说了
你光说不练
我做你的手脚
也比划得够狼狈了

您也甭乱比了
他们说你借我的嘴
尽出些馊主意
拿着鸡毛还当是令箭
做你的靠山可不容易

我看
咱俩还是改行说相声
你有你的口才
我有我的演技

(九)沏茶

可口可乐
象冒泡的甜言蜜语
却黑得看不清底细
多喝几口不免打呃连连

烈酒XO
象名利一样醉人
乾杯饮胜 豪言壮语
酒精涌上时乱搭膊头
看世界和自己一样昏眩

冰镇啤酒
比卡拉OK还要畅喉
唱唱喝喝只为过瘾
管什么虚情假意
一泡尿过后都滤清了

还是沏壶唐茶吧
卸下社交的脸谱
披一袭薄薄的月光
在没有篱笆的花间浅呷
品尝丝丝友情的幽淡

1993年9月21日

有陶氏之梦

也许祖先都姓陶
我们滚烫着
窑工的血液
把乡土和生命
塑成厚实的缶坯
以辛酸血汗
淬成朴素赭色
用理想上釉
投入生活洪炉
风风雨雨
炼一个未成形的梦

千度热力下
烧尽了青春
烘白了双鬓
不屈的脊梁
赫然棱棱如炭
而那难驯服的梦
总炼不出完美造型

谁叫我们执著
谁让我们憧憬
生命在高温下走过
梦也在高温下显露
烧不完好的粗犷
仍盛得下一腔豪情
趁我们还未佝偻
来吧

把这坯醇烈乾了
即使摔破在地
片片都是真诚

1999年12月12日

后 记:友人从事文化创业,颇多艰辛,依然锲而不舍。近日于拼搏之余,抽空来信,语多感慨,谓“这个梦,真不容易做。”因有感而赋此诗,联想到华人向被称为 Chinese,乃源自China一词。China者,陶器也。岂心系文化传承之辈,其孜孜矻矻精神,皆本自有陶氏之梦乎?


马鲁帝郊野(注1)
坟草新绿
风蹑足走过
如生命轻轻

林外阳光灿烂
一片青叶
嗒然飘落
如正义之喟叹

这里躺着一位
西马的锡克青年
悸动不安的心
曾奔赴内陆森林
当听闻徙置区内
原住民的妇女
竟遭权力的污辱

调查 投诉 伸冤
回程中
一个滔天巨浪
当头砸下
长舟粉碎
他在激流中
消失

每一年
他那无名的墓碑
都有不知名者献上花圈
躁耳的引擎声中
仍有滔天巨浪
向逆流的长舟
当头砸下

2001年2月3日

注1:马鲁帝(Marudi)在东马砂拉越峇南河上游,属于美里省。

胡杨树

独立苍茫
枝干上
挂着残阳的遗言

漠风怒吼
挟万吨飞砂
山摇地动
根扎在沙丘里
卷走的是流沙
卷不走的是
牢牢的信念

残损的身躯
已被剥了皮 折了骨
那扭曲的枝干
犹指着驼铃的方向

一缕不屈的呼吸
揶揄几百年的凛冽
坚贞的灵魂
终沁透层层封闭的水源
以千载后复活的微笑
点染远处缥缈的
新绿

2001年1月26日

(观凤凰卫视有关戈壁沙漠的记录片《穿越风沙线》有感。)

附录:新疆维吾尔族农民说,胡杨三千年,长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一千年。(见夏晓云<胡杨泪>,收入《1984年文学作品精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年版)。

长城写意

晨曦洗净
千古烽烟熏黑的
一穹蓝天

淋漓激情
以跌宕狂草
挥舞
万里
江山

新绿

1991年11月24日 北京


海龟的泪

不管漂泊多远
永远牵系着
一片洁白的沙滩
那是生命的原乡

千里泅归的母亲
只为在原乡沙土上
诞下我温热的生命
沙土的温热
因为淌着母亲分娩时的泪
而生命的呼唤
却来自十多里外的海洋
那是一段艰难的匐行
长长长长的足迹
缀著三个太阳和三个月亮

我的百多位兄弟
我的万千个伙伴
象一线退潮的潮头
每一次回首
潮头的黑线就短了一截
生存只是
千分之一的机会
为着生命的庄严
为着族群的延续
我本能地划动四只浆
把舟儿覆在背上
向远处那诱惑的微光
步步趋近

柔弱的身躯
何堪死亡的拦截
唯有坚韧的奋进
才能挣脱危险的伏击
那不休不眠的跋涉呀
伴着求生者咻咻的喘息

大海将迎我
以万顷抚慰的柔波
还是窒息的油污与垃圾
我知道海水是咸的
因为渗着龟族母亲的泪


1997年9月25日

后 记:1995年10月间,报章刊载砂拉越海龟局的一份报告,披露由于海洋环境的污染,砂州达浪达浪岛的海龟生殖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该局资料显示,一只 母龟每次可产下六十至一百五十粒的蛋,每一季可生下大约五百粒的蛋。小龟一旦从龟蛋孵化后,就会爬下沙滩游下大海,将来长大后,会辨认原来的沙滩并回来产 卵,但在每一千只小龟中,只有一只能成功成长。小龟如果不能在三天内游向大海,则其生存率等于零。

畫花壇



学校图书馆前面有一片草坪。有一年,为了美化校园,学长团的同学们趁假期在草坪上挖了 两个小池塘,培植了一些红色和白色的荷花。那年小雅刚进来读初中,她喜欢在上完图书馆后,站在荷花池畔观赏满池亭亭的娇艳;特别是晴天时看到自己白衣黑裙 的倒影,心儿就像那小小蝴蝶一样舞踊起来。

小雅念初二时,生活忙碌而又充实。除了努力读书,她还当了华文学会的干事。她特别喜欢音乐和绘画,放学后常跑到礼堂弹奏她正在修习的第六级钢琴课程。休息时她常漫步荷花池边,看几只小青蛙在荷叶上跳跃,她觉得很像键盘上的黑白键,脑海中浮现出灵动的旋律。

初三时,小雅发现学校童军团的哥哥姐姐们,在假期中把荷花池加以美化。在两个荷花池中间铺上路基,又绕着池塘筑起两个圆形花坛,像是为绿意盎然的草坪戴上一副会变色的太阳眼镜。小雅看了很开心。她暗下决定,得空时她也要为这两个花坛做点美化工作。

初三毕业了,小雅考到很好的成绩。在等待升读高中的漫长假期中,她每天下午都到邻家教钢琴,想赚点钱帮补明年哥哥念大学的费用。上午很闲空,于是她向校长要求为荷花池的花坛画一些装饰画。校长欣然同意,并且很快找到一位热心家长报效了几罐油漆。

整整一个月,小雅每天都在灿烂的朝阳下准时到学校画花坛。有时有一位学姐帮她,有时候两三位;大多数时间是她一个人在默默工作。

她先为花坛漆上白底,再绘上各种在脑海中构思好的画像。白雪公主、小红帽、七个小矮人……慢慢地占据了花坛的各个角落。在另外一边,许多小雅心中喜爱的卡通人物都不甘寂寞的蹦了出来,有的还抱着乐器,好像在演奏一首池塘交响乐。

小雅每天工作到接近中午,阳光越来越热烈了,小雅的皮肤由浅棕变成了深棕色。小雅爱穿的半截裤也沾满了油漆,好像一幅斑驳的抽象画。

小雅的“油画”工作还没有完工,年尾的雨季却跑来撒野。七个小矮人和许多童话人物,还要来不及藏起百宝袋的小叮当,都淋得浑身湿透,焦急地期待小雅从校门口出现。

日复一日,东北季候风携来的大量雨水总算倾泻得七七八八了。好不容易有一个晴朗的早晨,小雅带着油漆赶到花坛边。她呆住了,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雨水、阳光、青苔、飘动的白云;这些大自然的画师,在小雅停工的十多天内,已帮她做了许多工作。两个花坛的砖垣、内壁和池面,都漶漫出各种若隐若现,深浅不一,纹理千变万化的痕迹,把小雅原先画好的图像装饰得更加美妙动人。

小雅开心极了,她知道在绘画这门艺术上她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学,而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她重新拿起了漆刷。

10-01-2008

(刊登于2009年5月10日《星座》文艺副刊)

给我一片天空






    給我一片天空
    一片幼年的乳白色天空
    游逛的白云像成群的绵羊
    倒映在辽阔的池塘和草原上
    夜晚总有月亮温柔的窥探
    还有星星眨眼讲着敻远的故事

    我爱这一片天空
    让我看见蜻蜓和松鼠的腾跃
    让我听到蟋蟀和青蛙的歌唱
    别给我太多的娇宠和搀扶
    我要试着从跌倒中学会走路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童年的蔚蓝色天空
    永远有长尾巴的风筝在飘扬
    听到热带鱼唼喋和林鸟的啁啾
    嗅到泥土和花草的馨香
    别老叫我把心拴在斗室里
    别让电子游戏机昏眩我的视力

    我的天空有一道畅快的滑梯
    呼啸着滑向友伴的玩闹和嬉戏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青年的金黄色天空
    永远有蒸发不完的汗水和精力
    用来浇铸人类正义和善良的丰碑
    远方总有亮丽的彩虹
    远方有蜿蜒的山径和千丈瀑布
    为了那蔷薇色的爱情
    我在跋涉中付出多少斑斑的血迹
    我朗朗的豪笑总在山谷发出回音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
    别让酸雨淋湿了我的梦
    别让烟雾遮蔽了我的真诚
    别叫我内心天然的热带雨林
    让位给一栋栋冷漠的洋灰钢骨
    我把睿智沏成一壶龙井
    我把哲思梳成一株银柳
    我平和的心曲通过一管牧笛
    悠悠地回荡在晚风夕照里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

别让酸雨淋湿了我的梦

别让烟雾遮蔽了我的真诚

别叫我内心天然的热带雨林

让位给一栋栋冷漠的洋灰钢骨

我把睿智沏成一壶龙井

我把哲思梳成一株银柳

我平和的心曲通过一管牧笛

悠悠地回荡在晚风夕照里

映象田思

作品集

【作品出版年表】
1. 诗集《赤道放歌》1978年新加坡洪炉文化企业
2. 诗集《竹廊》1982年吉隆坡铁山泥出版社
3. 散文集《长屋里的魔术师》1982年居銮曙光出版社
4. 诗集《犀鸟乡之歌》1986年香港国际出版社
5. 诗集《我们不是候鸟》1989年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
6. 评论集《六弦琴上谱新章》1992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
7. 诗集《给我一片天空》1995年吉隆坡千秋事业社
8. 散文集《撷一辑多彩的人生》1995年马来西亚董总
9. 评论集《找一条共同的芯》1995年诗巫中华文艺社
10.散文/小说集《田思散文小说选》1996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
11.散文集《田思小品》1997年彩虹出版有限公司
12.与何乃健合著《含泪为大地抚伤》1999年千秋事业社
13.与傅承得合编《最美的诗·最爱的人》2000年大将出版社
14.《田思诗歌自选集》2002年大将出版社
15.评论《沙贝的迴响》2003年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16.与傅承得合编《何乃健散文精选及赏析》2004年大将出版社
17.学术论文《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2006年大将出版社

文章分類

聊天室


ShoutMix chat widget









泥上偶然留指爪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