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思

草木无言,春华秋实;天地一心,振翮空灵。海潮总有拍岸的浪花,溪流总有淙淙的跫音。

记忆遗珠,重焕光彩 —— 一个古镇的文化环保经验

1.文化环保,有待加温

马华环保文学在上个十年曾经盛极一时,我所撰写的《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1)一书,内容是针对1989-1999这十年期间涉及环保题材的小诗、诗歌、散文、特写、报告文学等各类马华文学作品所作的评论,兼及一些国内重大环境课题的探讨。环保文学要蔚成风气,报章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上个十年的我国华文主要报章,几乎每一家都有刊载环保课题的专门版位,通常是每周一大版,还有专门负责撰写环保课题的记者;再加上各报文艺副刊上所登载的环保诗文,其数量也颇为可观,使环保文学骎骎然成为马华文学中较受关注的题材之一。
进入廿一世纪,由于媒体生态的改变,马华环保文学反而相对降温。比对近年地球危机的日益严重,各种天灾与疫病不断发生,环保文学较过去显得沉寂是一种很不健康的现象。
我觉得马华环保文学作者,有必要重燃激情,在环保文学的推动与实践方面,继续向深化与广化方面发展,让环保文学出现新的内涵与风貌,进而达到普通唤醒环保意识,挽救环境危机,并丰富马华文学的神圣使命。
所谓环保文学的深化,是指作者们在撰写有关环保的文学作品时,能涉猎更多的科学与社会知识,旁及环境学、生态美学、考古、建筑、历史、民俗、民間美食、古董鑑識、美術、攝影等专业;宣扬人文思想,特别是中西圣哲与宗教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睿智阐释。并对于既有的环保文学作品,作出爬梳评价与理论上的总结,检讨其得失,进而厘清环保文学的发展方向。
至于环保文学的广化,应将环保的观念加以扩大,不止是揭示环境危机,也应包括对河川山岳和生态变化的重新观察与记录,动植物品种和特性的研究介绍,城镇古迹的考察与维护,地方志和方物志的撰写,民俗和民间艺术的整理与提升,环保义工与团体的文宣资料,学校环保教育和户外教学的推行,儿童环保文学的提倡与表演,“心灵环保”与“乐活方式”的倡导等,在在需要有心人的
参与和鼓吹,并把它反映在文学作品里面。文学手法也不妨力求创新,像卡尔维诺的《烟雾》,瑞秋、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卡夫卡的《鼠疫》那样具有透视力的预言式或科幻式作品,都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对象。

所谓“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是环保人士的基本理念。我想大家都已意识到:当前地球环境危机的日益加剧,与人类过度追求发展和急功好利的心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超速发展的洪流中,不但人类赖以维生的自然环境深受破坏,而且许多珍贵的文化传统也逐渐沦丧,造成“失根”的遗憾。为了避免这些流弊的发生,我们应揭橥“文化环保”的精神,对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家乡风物加以维护和保存。我想这也应该是马华文学中一个新的着力点。以下我就以东马一个小镇的文化环保经验作为例子,尝试记下环保有心人所踏出的脚印和跫音。

2.古镇没落,乡情何堪

这个古镇叫新尧湾(Siniawan),位于离古晋16哩之处,靠近当年盛产金矿的石隆门镇(Bau),距后者只有6哩;在一百多年前曾是繁荣的小镇,有几百户人家。该镇背倚瑟冷布(Serembu)山,傍着右手港(砂拉越河右支流)。山区住着比达友人,河边则是马来人聚居的甘榜,自古以来各族就融洽共处。1857年石隆门华人矿工组成的十二公司,为了反抗白人拉者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ok)的压迫,在帽山誓师起义,沿河而下,攻打古晋的拉者皇宫。在短暂占领古晋市及与各族领袖会商和平之后,回程中遭到拉者军队的追击。当时华工义军就在左手港(Lidah Tanah)与友兰肚(Jalan Jugan)设防,双方血战,华工领袖王甲与刘善邦先后阵亡。义军被歼灭后,拉者军队仍进攻帽山总部赶尽杀绝,连妇孺也不能幸免。这就是砂州历史上著名的“石隆门华工事件” 。
乱事爆发时,有不少马来人因恐遭池鱼之殃而迁走。但过后新尧湾小镇又因华族移民的涌入而恢复繁荣。上世纪20年代,膠价上涨,该镇经济活动也被带旺。由于那时代陆路交通不发达,新尧湾介于古晋与石隆门之间,货船可以在河上川行,所以小镇的生意兴隆,人口日增。
但该镇地势低洼,每逢豪雨就成泽国,店铺惨遭水淹。1963年的水灾几乎淹没整个小镇,2003与2004年的水灾也很严重。天灾以外,在马印对抗期间,农村动荡不宁,许多镇民都选择离乡另谋出路,该镇人口逐渐稀少。巴刹的两排旧店屋,其中约1/3已被弃置。仍旧营业的商店也显得生意清淡。许多坡众都搬走
了或出门工作,只有清明扫墓或过春节时才回来看看。较热闹的时候是每逢农历六月初九水月宫神诞和元宵节的庆祝,戏台连续十几个夜晚办庙会活动,歌舞酬神或游神闹元宵。镇民和一些游客才会专程回来,给小镇带来一点生气。而在平时则非常沉寂,似乎嗟叹着被遗弃的无奈。
眼看新尧湾这个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小镇走向没落,在人们记忆中逐渐模糊,更甚的是古晋通往石隆门的新公路已完全峻工,新尧湾不在来往的通途上,它在人们口里出现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
但是右手港的河水毕竟曾哺育过许多纯朴的坡众。而对于家乡的孺慕之情,仍然会在记忆的一角闪现微光。几位喝过右手港河水长大的新尧湾中青年,本着对乡土的深挚感情,在一群执着于传统文化的有心人配合下,终于发起了一项“家乡守护计划”的文化环保运动。

3.守护家乡,整合资源

这项文化环保运动的策动人是45岁的绘测师温志坚,他担任了4年的砂拉越文化遗产协会(Sarawak Heritage Society)会长,在古迹的保存与维修上做了不少贡献。他出生于新尧湾,7岁后迁居古晋,对家乡念念不忘,总想为它做点什么事情,免得这古镇的痕迹被时代的洪流冲刷干净。于是他联同新尧湾古迹保留委员会及古晋的五脚基表演艺术坊,共同推动“家乡守护计划:记忆的遗珠——新尧湾”, 希望以当地百年老镇为起点,维护古老建筑,整合民间文化为主轴,重新擦亮记忆的遗珠,让它重焕光彩。这项计划也获得新尧湾私人企业来实(砂)有限公司赞助经费。
新尧湾作为一个具有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它有什么吸引人的魅力和有待重整的社区文化资源呢?
首先就是当年和石隆门毗邻的一段华工开发历史和民间掌故。凡有华人落脚处就有庙宇的建立,该镇的水月宫神庙记载,早于1870年时,就有一名婆罗洲华裔青年移居新尧湾而创建此庙。另外新尧湾社区八个港门都分别建有庙宇,其中友兰肚奉祀刘善邦的“善德庙”最具历史价值。加上新尧湾中华公学兴建于1925年间,以及更早设立在老镇对面江的私塾学堂的史实资料,也可推断1880年以后,迁移定居镇上的华裔人口随着砂拉越河两岸的逐渐开发而增长。原本只
拥有三几间华族经营的商店开始增多,最终形成两排互相对峙的店铺。以店屋的地契为凭据,其地契期限为1935年至2034年,可以追溯74年前或更早之前,已建有这些店铺。(2)新尧湾的一间店屋窗门,镌有1926的符号,证明地契是稍后才发出的。1857年华工事件爆发时,左手港与友兰肚曾是双方激战的战场、更早之前,据说新尧湾有400多户的马来居民,人丁兴旺。1939年拉者布洛克曾率兵征讨土著的叛变,许多居民为避战祸而迁走。这两次战争都造成当地马来居民一度减少。
除了两排历尽风霜,古色古香的华人店屋之外,新尧湾的另一个古迹是拉者布洛克当年在本宁召(Peninjau)山区建立的别墅遗址,以及传说他与情妇洗澡处的山中磐石。根据文献记载,拉者布洛克曾在新尧湾的巴当古当小学处,开辟一条山径从后山策马上到栢宁召;又动员甘榜居民之力,盖建了那间山中别墅。曾与《进化论》作者达尔文共事过的自然学家罗素华叻斯(Alfred Rusell Wallace)于1854年至1856年期间来过砂拉越,并花了两个月的时间逗留在本宁召采集昆虫标本,就住在布洛克的别墅中,据说他在那里一个晚上可以捉到上百只的昆虫。
新尧湾的三大民族,自古以来和谐相处,是个典型的多元文化社会。各族流传的民间故事和地方掌故,有待发掘和整理。华裔中多数是客家人。该镇水月宫所祭拜的慈悲娘娘,每年于元宵节或农历六月初九的神诞,坡众都举行盛大的庙会,舞狮舞龙好不热闹。早年由当地乐手组成的潮州乐队与“闹三阵”锣鼓队,都曾名震遐迩,再加上许多道地的民间美食,构成了这个小镇的文化遗产。这也是“家乡守护”团队所要维护和整合的重要项目。

4.古迹测量,坡众互动

“家乡守护计划”的参与者在初步了解与确定了新尧湾古镇的文化资源之后,就进行了一系列与当地坡众交流的活动。他们经常利用周末与星期日的时间,三五个人从古晋驱车到约30分钟路程外的新尧湾逛逛,喝杯咖啡,吃碗干捞面,顺便与当地的社区领袖及乡亲父老聊天。到彼此熟络之后,就举办了几场座谈会,商量如何让这个沉寂的小镇“动”起来,恢复生命的活力。
古镇的最大魅力是来自那两排为数48间的老店,或许将后一切文化活动的构想先得从这里起步。于是由温志坚的得力助手黄仕俊(他也是新尧湾人),组织了一支五人测量队,从今年4月开始,每逢周末到镇上的店屋进行测量和记录,每一趟约耗时五个钟头,前后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去完成。测量队所记录的新尧湾店屋,有14间是空置的,11间为住家用途;仍旧营业的是以杂货店为主(9间),其他是咖啡店、冷藏店、脚车与电单车维修店、面包店、五金店、土产店、燕窝加工店等。尤其燕窝加工业是坡众主要的致富之道,似有特别推介的潜能。
测量队把勘察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是观察地方上值得勘察的建筑物与景点,第二步是建筑物的基本测量,第三步是选出有价值的屋子结构作深入测量,第四步是研究如何为文化遗产规划出指南或建议,以作为保留遗产的指引。当坡众对测量队的表现,由开始的好奇疑虑到习以为常时,也就是发动坡众一起来搞文化活动的时候了。
甫于去年10月成立的五脚基表演艺术坊的两位台柱林世伶与杨万豪,本着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一起参加了这个小镇的文化环保运动。他俩能言善道,很快地与坡众打成一片。他们拜访当地的父老耆宿作了一些口述历史的记录,又与镇上的一批老乐手交流,觉得他们宝刀未老,热忱犹在,于是鼓励他们东山再起,让蒙尘的乐器重新发出幽雅的旋律。

在野外考察方面,“家乡守护”团队在当地社区领袖本固魯黎世雄(他也是水月宫理事会所属古迹保留委员会的主席)的率领下,于4月间到海拔1100公尺的本宁召山区去探测拉者布洛克于1853年留下的别墅遗址。该处是古时比达友族聚居的地方,现已呈荒凉。在识途老马的土著带路下,一行人攀山越嶺,终于找到百多年前拉者别墅所留下的残柱和一块离地30尺的架空大石,据说当年石下有溪流,是拉者洗澡之处。此行的发现也鼓舞了“家乡守护”团队维护新尧湾文化遗产的信念。

5.童稚歌声,小镇春回

“家乡守护”团队深知一项社区文化活动如果没有年轻一代的参与,就显不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后续力,而最具活力的新血非儿童们莫属。参与“家乡守护计划”的成员中,就有擅长培训儿童才艺与语言表演的导师。他们特地到新尧湾中华公学去,征得校长的同意,利用下课时间向小朋友们作了一番动员谈话,鼓励他们参加才艺表演,并宣布他们将与水月宫理事会配合,趁六月中庆祝慈悲娘娘神诞之际,举行一场盛大的文娱汇演,不过表演者得事先经过选拔。新尧湾中
华公学的小同学都踊跃报名,愿意参加选拔。于是五脚基表演艺术坊的两位异师林世伶与杨万豪花了几个周末时间,给当地小朋友加油打气,激发他们的信心,至于表演节目则由他们自己去准备。
事实证明,这种发动小朋友参加的文化活动是最容易引起普遍反响的,家长们都很关注,连亲戚朋友也等着观看他们的表演,学校的老师义不容辞地当起艺术指导,教歌教舞又教童谣。镇上的歌手也勤练嗓子,准备一较高低,看谁当上偶像歌手。而那批玩潮乐与演奏潮州大锣鼓的老乐手,不但重操故枝,而且为了壮大阵容,还收了不少新徒弟,来个老中青少大结合。镇上的歌声与乐声不时飘荡,古老的小镇似乎又回复了青春。
当“家乡守护计划”到了可以大张旗鼓的阶段,古镇最热闹的慈悲娘娘神诞也莅临了。8月23日那天,几个参与其事的团体正式举办“家乡守护计划:记忆的遗珠——新尧湾”活动推展礼,由该区的州议员主持推展,同时颁发委任状给社区领袖。由于神诞是小镇历年来最隆重的庆典,除了传统的舞狮舞龙与游神活动之外,酝酿了两个月的文娱大汇演也正式登场了,难得的是所有节目都由当地居民自编自导自演。坡众扶老携幼,合家出动,外坡人士也闻风而来,在水月宫戏台下挤满千多人在观看节目。台上表演的节目也很精采,除了老中青少的镇民各显身手之外,还邀请到该社区的比达友同胞与马来同胞客串舞蹈,连文化村艺人也上去表演拿手的绝活——打竹筒鼓。一项社区文化的融合计划至此已慢慢成型。


6.古镇中秋,冉冉天灯

这一段时日,由于报章的协助宣传,新尧湾小镇的名字已不胫而走,有越来越多的非政府组织与文化界人士对“家乡守护计划”表示关注,愿意加入有关的活动。“记忆的遗珠”多年来沉寂在幽暗的角落,如今已被刮垢磨光,重焕神采,这是令所有参与“家乡守护计划”的人士感到无比兴奋和鼓舞的现象。他们再接再厉,又在今年中秋节把这项社区文化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农历乙丑年八月十四日,也即是中秋前夕,夜色还未完全笼罩新尧湾镇,而老街的两排店铺已张灯结綵,街边后巷泊满了来自古晋与附近地区的汽车,大家都以热烈的心情赶赴一个古镇的花月良宵。
这项街边节庆盛会是坡众自动自发共同参与的。每家店前都摆着铺上红布的
桌子,各种客家美食琳琅满目,如鸡屎藤糕、菜糕、擂茶、煎芋头糕、肉丸汤,加上炒饭、炒面与本地风味的罗惹(rojak)与猪笼草装糯米饭,免费待客,任君品尝。你可以一边啃着烤鸡翅一边浏览五颜六色的灯笼和活灵活现的走马灯。这边围了一群人,在观看大笔叔黄贵荣龙飞凤舞的书法表演。那边是成群结队的孩子,手提灯笼沿街游行。蓦地锣鼓喧天,“金生”店前,那幅以1937年街照为背景,题着“记忆的遗珠——新尧湾”的布幕前,老中青少三代人组成的潮州大锣鼓表演开场了。扬琴与秦琴弹着古雅的节奏,哨呐吹出高亢的音色,小朋友兴高采烈地敲锣打鼓,天真的童颜与阿公的白发相映成趣,几位穿凤仙装的少女以柔唇吐出笛子的悠扬旋律。围观的人潮站满五脚基和街道;童谣的伴鼓朗诵逗人开心微笑,快板说书的伶牙俐齿叫人听出耳油。到了卡拉OK的时段,镇上的歌手又一次轮番大展歌喉,纷纷选唱应时应景的歌,从“敖包相会”唱到“月亮代表我的心”, 连“月亮圆,月亮圆,月亮照在我的家”的本土歌谣也派上用场。唱到尽兴处,连司仪杨万豪也在盛情难却下高歌一曲。当晚的节目都是即兴的,没有事先的安排,但进行得有条不紊,观众的情绪都很热烈,特别是拍卖对联这个环节,把现场气氛炒得闹哄哄的。所拍卖的是田思现拟的“新风秉尧舜,湾镇焕遗珠”嵌名对子,由民间书法家黄贵荣大笔挥就。结果在几轮喊价之后以一千元成交,拍卖所得捐给新尧湾中华公学。
当晚的压轴节目是放天灯(即孔明灯),这又是老温出的点子。大家都聚在河边的旧渡头上,看着老温所点的天灯冉冉上升,又缓缓随着风势飞远了。天灯腾空了一阵子后,因蜡烛燃完而掉落,但大家雀跃的心情,相信与百年前升腾的灯火一般灿烂无异,也相信在另一个百年仍会熠熠生光。这是古镇最有意义的一个中秋节。


7.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上述这项以“记忆的遗珠——新尧湾”为主题的家乡守护计划,其一系列活动是由专业人士、文化工作者、社区领袖、广大坡众与个别赞助商共同结合起来推动的社区文化重整活动。其着眼点是让一个已衰落的古镇换发新的生命力,达到提升精神生活素质的要求。从它的酝酿到落实,似乎可以看出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新的模式。这一切社区活动都是在有组织、有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其动机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维护,又和周遭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我把它称为文化环保运动。它与一般古迹考察的不同之处,在于策动者与当地社区的互动,让更多人参与保护环境与提升文化素质的行列。
具体来说,“家乡守护计划”的开展步骤可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激发当地人的参与,从老一辈的乡情和年轻一代的干劲找到他们的归属感和投入感。其次是环保意识的灌输,通过对话、访谈、座谈会、生活营等,让他们认识乡土文物的价值与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再其次是从现有的古迹与建筑物中,选择有价值的部分,提醒大家要加以珍惜并保留原状,至于修复的问题,因水灾的威胁仍在,在现阶段不宜摆上台面,不过防火措施是有必要强调的。同时也鼓励推销民间美食与手工艺品,创造当地商机,使小镇重燃活力。最后是把经过调查记录的当地文化资源印刷成册并加以推展,把当地历史和民间掌故重新整理,对证文献资料以求翔实,再将成果交给当地社团保管。也考虑设立网站,以广流传,方便游客按图索骥。一旦发展成旅游点,则应协助培训当地的导览员,制造就业机会。总之,“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是整个计划的主要原则。
以上所述的具体措施,目前只开了一个头,还有几个步骤有待逐步完成。我们期望新尧湾这个古老小镇在这些文化活动中所取得的经验,可以给有心人提供参考,作为以“多元化”对抗“单元化”的一个案例。也希望许多“记忆遗珠”不再有沧海遗珠之憾,能在“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洪流中保持本身的特色。

(完稿于2009年10月25日)
注释:
1.田思《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吉隆坡:大将出版社,2006。
2.此段资料引自古晋《国际时报》2/9/2009,兆良、秋玲联合报导:“守护新尧湾”系列2。














论文概要
1. 文化环保,有待加温
马华环保文学应向深化与广化方面持续发展
2. 古镇没落,乡情何堪
新尧湾古镇因动乱与水灾等因素而趋向没落
3. 守护家乡,整合资源
环保人士策动家乡守护计划,了解古迹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而维护之
4. 古迹测量,坡众互动
在测量、考察期间,进行对话、座谈、记录口述历史等活动
5. 童稚歌声,小镇春回
筹备文娱汇演,激发儿童与坡众才艺
举行推展礼,配合神诞庆祝,融合多元文化
6. 古镇中秋,冉冉天灯
老街庆中秋,街边饕客,民间美食,五脚基当舞台燃放天灯,象征理想之光
7.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家乡守护计划是文化环保的新模式,其步骤:
(1)激发参与感
(2)灌输环保意识
(3)珍惜历史文物,推展美食与手工艺,促进商机
(4)整理掌故史料,印刷成册,设立网站

我们的花园学校

南峇山
像慈祥的爷爷
每天在校门口守护
“小朋友早安
走路要注意安全”

荷花池
像穿裙子的阿姨
给小蝌蚪们撑绿伞
“这里空气好
下课时候来跑跑”

这是我们的花园学校
我们把每一棵花木
都照顾得很美丽
不信,请看牌上告示
“花儿向你笑一笑
请你足下浇一浇”
“你的呵护是爱
换来鸟语花香”

这是我们的快乐花园

米老鼠和唐老鸭
倚着窗口听讲课
矮树下的小板凳
等着我们去聊天
学前班的小淘气
笑声漾在游乐场
还有老师漂亮的设计
逛完蜜蜂和蝴蝶的憩园
再到弈苑下盘棋

我们的花园在山坡上
坡下就是温馨的家
爸妈在家里也听到读书声
喊一声就会探头看我们
老师还把每一面墙壁
当着书页来题字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我们走到那里都会牢记

花园的名字就叫做平民
我们在花香的熏陶中成长
立志成为朴实的小公民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花园里的每一片树叶
在风中常常这样叮咛

南峇山
像慈和的校长
指引我们的方向
“今日我以平民为荣耀
他日平民因我添光彩”

31/10/2009于居銮

朗诵诗二首

华夏云帆济沧海



从远古浑沌的蛮荒

吹响了文明的号角

炎黄后裔的智慧之车

磁针对准中庸进取的方向

从北方到南方

从陆地到海洋

以挥汗如雨的巨桨

划过时代的惊涛骇浪

让郑和的航海罗盘

向世界伸出友善的触角
地动山摇 轰然巨响

以愚公移山的壮志

突破历史的重重险阻

穿透曲折幽暗的时光隧道

把节庆的锣鼓铙钹

凝成一声声欢乐的爆破

山开路转 天堑变通途
把竹片纤维成白纸

铺展人文的卷轴

让人间正气如椽大笔

挥写仓颉的龙飞凤舞

喜见模版凹凸

跳跃的方块精灵

翻滚子孙传承不断

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
悠悠千载 斗转星移

华夏四大发明

推动了地球的脚步

从烈火中涅盘的凤凰

牵引出载歌载舞

汇成和平友谊之帆

共济蔚蓝的沧海





扯铃歌


串起一颗颗玲珑的星星

连成璀璨的银河

流动潺潺的水声

啁啾成麇集的喜鹊

搭一道迤逦的桥

让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星星索 星星索

我们扯起星星的绳索

几千年的美丽神话在索上滚过
串起一句句铿锵的诗歌

吟成美妙的韵律

跳动着李白和杜甫的灵感

像雨点叮咚在白键和黑键上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左穿梭 右穿梭

我们把空气织成文学的锦绣
扯铃不响铃声

响的是咻咻的巧劲

斜线是白鹭飞过水田

曲线是羚羊跃过翠谷

弧线是上下摆荡的秋千

园圈是凌空旋舞的芭蕾

我们是天地的座标

中华文化是传承的基因

轨迹通向世界的文明

我们有扎根大地的重心

我们有飞越高峰的憧憬

创意在绳索上呼啸

意志在廻旋中磨炼
多少赞赏的眼神

多少鼓舞的掌声

都聚焦在飞转的扯铃

青春就是这么精彩

青春就是这么亮丽


附记:给初二同学上华文课时,我要他们分组练习朗诵诗歌。那天带他们到运动场的司令台上作朗诵比赛预习,身手敏捷的班长在同学们的朗诵声中耍起了扯铃,给了我写这首诗的灵感。

杜忠全的老槟城

杜忠全自谦他得到文学奖并不在于他的文字功夫,而是“地志书写”的主题方向合了卯眼;我却认为他的得奖不在于写的是地方志,而在于他把地方志写得好。

读了杜忠全有关槟城地方志的前两部书《老槟城,老生活》与《老槟城路志铭》,我就有以上的想法。现在读《我的老槟城》,更证实我的想法没有错。在前二本书中,杜忠全请了几位同乡为他写序,包括傅承得、林春美、何乃健、陈蝶与陈耀威。他们都是“老槟城”了,聊起“我城”的生活记忆和地方掌故,都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充满亲切的感情。这些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城镇的细致描述,已成为马华文学中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线。而杜忠全以一位年轻的学人,坚持不懈地以 “地方志”作为他全力以赴的书写内容,且在一两年内就交出如此亮丽的成绩,的确值得赞赏。

今年11月1日,我和孙福盛文友应邀到槟城韩江学院担任“马华环保文学讲座”的主讲人。韩院南京大学硕士班校友会主席邱文发兄在讲座会结束后,特地带我们去参观槟威海边的姓氏桥。一道道长长的板桥一直伸到海水中,每道桥都有不同的姓氏。桥端有许多相连的高脚木屋,住着不同姓氏的人家,各成聚落。文发兄告诉我们,早期这里是渔民与贫苦人家的村落。他们经常受到海盗、流氓,甚至警察的欺压,不得已只好寻求私会党的保护,久了就形成帮派,时常发生械斗;还有混迹于黑白两道的“无间道”也以各种手段讹诈村民。文发兄童年时就住在其中一间简陋的木屋里,十几家房客挤在一起,在厨房做饭时各起炉灶,杂七杂八,磕磕碰碰的,但都能相安无事,彼此还能守望相助。

记得柏阳曾说过,华人的通病就是“脏、乱、吵”,这句话未免说得太轻率,完全没有顾及那些在生活线上挣扎的升斗小民。他们的脏、乱、吵大多是出于无奈,那叫“人间烟火”。我猜想许多“老槟城”都有经历过像文发兄那样的旧日子,而槟城人并不会嫌弃自己的过去。

槟城是一个以华人人口占多数的城市,所以到处都可以看到早期华人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痕迹。例如杜忠全写他到过港仔横街,在路边吃惠安小菜时,就联想到早期的惠安籍移民那种刻苦耐劳的精神:

惠安男人多数干建筑与航海,惠安女人们就戴起了形制特别的斗笠,穿着粗布衣裳,到建筑工地去做“小工”——搅拌混凝土、担挑建材、打碎石等等。这就是“惠安女”了。老乔治市里的许多老门墙,那些斑斑驳驳的横梁叠砖里头,就掺揉着不少惠安女的血水汗汁和粗重的叹息呢!
〈过港仔横街,惠安小菜〉

是的,老槟城写起“我城”时,笔下总带着一股蘸满酸涩感情的集体记忆,就像那一道道长长的通到海水里的姓氏桥,每一块凹凸不平的桥板,都沾着当年先辈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踏过的脚印。杜忠全在台北观赏云门舞集的〈渡海〉舞蹈表演时,就想起当年飘洋过海的外祖父怒海求生的一个惊险场景:

“对啊,当时的确是差一点就要淹死在海里的咯!”母亲说:“你外公当年乘船南来,船行到大海中央时,煤炉竟烧破了船底,海水都涌涌注进船里来,差一点就要沉船的了!”摇着蒲扇,母亲娓娓的追述着当年从外祖父那里听来的海上惊变。……每每听到了这一段海上惊魂,自己的眼睛总会浮现着一幅满船的南来客慌乱一团,并且在手足无措当中,唯有颤抖着并合双掌,伏身在摇摇摆摆的船板上,然后在前后望不着边际的海面上,向着不可知的神明,他们拼足了最后的虔诚,一心祈求着神力搭救的画面。
〈渡海以后……〉

看了这个画面,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观音亭和妈祖庙会成为早期槟城人的心理庇护所了。

老槟城的集体记忆,除了缭绕着善信香火的庙宇之外,当然少不了他们的文化传统。或许1819年创办的五福书院的琅琅书声已在时空中杳远了,但杜忠全还是为我们介绍了当年社尾万山另一边的书店街(沓田仔)盛况,还带我们去嗅嗅他童年时最怀念的小镇药酒商行兼卖书籍的那股“无以名状的书卷味”。

传统节日也是令老槟城念念不忘的文化符码,杜忠全在穿街走巷、跨越时空之际又岂能把它遗漏?在本书的后半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都在槟城这个岛城轮着热闹起来。最具特色的恐怕是重阳登高的节日民俗活动了:

挥汗踏上了石级山道,穿过重重的树林子,路过山居人家的篱笆庭院跟前,再翻过几座山头之后,也就可以眺望到那土黄色的深山道观了。那叫深山绿林给推高起来的一座古道观,它即如同旧传统那般地朝拜北斗,也供奉着传闻中的九皇爷。道教的拜斗与民间的王爷信仰,那里头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又为什么登高朝庙的人们都非得茹素不可?九月登高的涌涌人群,大多都已说不清的了……我爱岛上的重阳,更爱重阳的登高。重阳时节,槟城岛上总见四处的素食摊子和外出打食的人群,大小街巷一时间连成了一片桔黄色的旗海。
〈写给重阳,写给岛〉

你看,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是如何在这岛城的艳阳下展露无遗啊!

然而槟城毕竟是个多元文化的城市,你不妨跟着杜忠全这位老槟城的脚步,去逛逛有“唐人街”别名的大街,看看观音亭与隔街的印度庙如何和睦共处;再走进印度音乐震天价响的“小印度”,瞻仰曼托罗石雕与印度人的北斗信仰。然后踱到教堂路,看看乔治市开埠初期所建立的天主教堂,听听不同羽色的鸽群在屋檐上嘀嘀咕咕地交头接耳。也许你拜访义兴居时,会听闻十九世纪统理鸦片买卖事务的头子与反鸦片的领袖同在一条街进出的趣事。异质文化的兼容并蓄,在槟城是自然不过的事。

就连槟城的市井传奇人物也强烈地透着异质文化相融的味道。杜忠全以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上个世纪槟城家喻户晓的民间艺人陈同同。他是一个被华人家庭领养的印度人,在街上弹着月琴说唱唐山的故事,并以杂碎调占签解卜,谋求生计。杜忠全写道:

在已经一去不回返的时代里,有着那么一个人,有着那么一面月琴。抱着月琴,他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里,也走进了收音机和播音箱里头,在家家户户的大门里外,他弹响了一面长颈的说唱月琴,让人们在午后那百般无聊的空暇时间里,得以找到些简单的娱乐,唔,就听一段月琴杂碎调或长篇说唱吧。

陈同同,那是北马闽南社会共同的一种声音记忆。如果你没有,对不起,你就不属于北马,不属于那个时代的。

喔,那是老槟城的时代了……
〈追寻一段月琴传奇〉

是的,这本书所写的都是属于老槟城时代的佚事了,但它却灌注着至少两三代人的浓烈感情,也就是槟城人的集体记忆,甜美的,和辛酸的。没有了这些集体记忆,我不知道一个族群该如何找出自己的根,如何在复杂的“路志铭”中找到一个通向未来的方向。

槟城已于2008年申遗成功,它所凭借的条件,不就是集体记忆的坐标吗?最近报章言论版出现了乔治市的中文街牌该用繁体字还是简体字,以及该用“规范化华语”还是“本土化口语”的争论。我看到杜忠全为此而写的一两篇文章,有理有据;对于如何看待这个蜕变中的“我城”,杜忠全真的很用心去了解它和爱它。他的三部“地方志”体裁的散文集陆续出版,便是送给“我城”的最贴心礼物。

2009年11月20日


(刊登于2010年5月9日《星座》文艺副刊)

向日葵

圖片來源:visit-japan.jp


南方绿色岛屿
流放着缪斯后裔
他们拉着阿波罗的金纤
以朝霞揩拭惺忪眼角
以露水清洗灵敏触须
把青春的酸涩
瓣成黄澄澄的美丽

转呀转
日子就是这样
由青涩转向金黄
簸呀簸
理想就是这样
由黑暗簸向光明

向日葵的笑声
荡成南方原野的辽阔
每一次风起
总传来诗神母性的召唤
用闪亮而热切的眸子
去点燃生活的希望
用金属一般的铿锵语言
敲扣大地绵绵的回响

作于1999年12月8日

取自田思朗诵诗选《心灵捕手》

我们不是候鸟




候鸟飞去了
他们说
这里阴晴乍变
这里风雨如晦
这里的老鹰贪婪
这里的枭鼠猖獗
彼岸的草木肥美
异国的天空明朗
是该飞去的时候了

不!不!
我们不是候鸟
我们是大地的儿女
谁生养我们
谁就是我们的母亲
这里的每一吋土地
都滴过我们辛酸的血汗
这里的每一个园圃
都开过我们欢笑的花朵

啄木鸟笃笃地啄著病树
他要啄出常青的春季
燕子自由地翱翔
他要剪出一片蔚蓝的天空
海鸥搏击在风口浪尖
他要寻找海洋丰富的历史
布谷鸟声声催耕
他要衔出穗穗的金黄
还有热带的犀鸟在森林中
执拗地守著他们的淳朴

我们不会忘记
祖先漂洋过海的苦难
我们打心底珍惜
他们留下的唯一遗产
那把磨损而残缺的锄头
太阳把名字印在山峦上
祖先把劳绩
刻在每一棵树胶
每一个矿坑

我们不会忘记
母亲生我们的那一滩血
已渗入这里的每一道溪流
母亲割断的那条脐带
已接到活水的另一个源头
我们在这里哺育
在这里成长
我们更用勤劳的双手
把大地重新装扮
大地的芬芳
就是我们的芬芳
大地的繁荣
就是我们的繁荣

我们不羡慕
孔雀的艳丽
因为他开屏后一无所有
我们不效法
蛇鼠的饕餮
因为不劳而获者
终究没有好下场
我们不理会
鸱枭的信口雌黄
因为他们的翅膀
遮不著真理的阳光

我们是犀鸟
我们是布谷
我们是海鸥
我们是燕子
我们是啄木鸟
我们是和其他子民万物
共存共荣的
土地最挚爱的儿女

我们不是候鸟
我们永不离开
最最亲爱的土地
为了她明天的幸福
我们誓言
把我们的青春和力量献出

1987年9月12日 收入《田思诗歌自选集》(2002,大将)

佳节与节气组诗

圖片來源:forum.gfes.tpc.edu.tw


四个好朋友

在漫长的岁月中
热爱生活的人
总有四个脾性不同的好朋友
把人生点缀得五彩缤纷
四个好朋友轮流作伴
好像值日生在轮流服务

立春一出场
就带来鸟语花香
他给大地添上新装
把希望放进每个人的口袋
告诉我们
趁着春光去奋斗

立夏推动滚滚的金轮
踏着粼粼的波光而来
他呵着热烈的气息
告诉我们
汗水是灌溉幸福的琼浆

立秋操着由绿转黄的讯号
指引北雁南飞的方向
他以鸽哨亲切叮咛
天高气爽最适合登高
待重阳来时数茱荑
可别忘了给远方的亲人
捎上一件祝福的寒衣

立冬最懂得珍惜
把人间温情记在心窝
在炉火边烤得通红
还要储存人生的余粮
以备来日不时之需
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暂时的蛰伏不过是韬光养晦

四个时节朋友

让我们体验了
酸甜苦辣的况味
生老病死的轮回
生生不息的规律
有了这四个好朋友

生命变得无比神奇
生活充满了奥秘

立春挥毫

倒贴春字
只博一个口彩
匍匐临摹
何来春的气派

要挥
就要顶天立地
用生活的苦汁研磨
以黑暗作最大的砚台
以根根意志作狼毫
在冰雪冻白的大地上
挥出
万紫千红

方块的精灵
舞起春天矫健的身姿
源远流长的文化
是我们绵延不断的墨汁
仓颉的龙飞凤舞
是记录生命长征中
跌宕起伏的音符

坚韧的笔杆
是穿越漫漫时空的魔术
由巍巍的汉唐
写到泱泱的今日

我们还要饱蘸
一管人类文明的彩笔
淋漓挥洒
世界大同的蓝图


惊蛰与醒狮

如果没有阵阵春雷

大地不会被猛然擂醒

如果没有一段蛰伏
惊起的生命不会抖擞活力

所有的虫类都蠢蠢欲动了
何况狮子是勇猛的象征

不在沉默中奋发
就在沉默中死亡

别看我曾偃旗息鼓
那是我韬光养晦的蛰伏

蛰伏 惊蛰
睡狮 醒狮

狮要舞才会醒
没有敲锣打鼓的
就不叫醒狮

不在锣敲得响
而在狮舞得妙

采青 过桥 踩缸 跳桩
观众的喝彩是最大的满足
可见到舞狮人
浑身惊险的冷汗

胆大要艺高
艺高靠传承

没有敲锣打鼓的日子
要醒的是传艺人的心

.

节气的韵脚

我们是神农氏的后裔
大地是我们的保姆
庄稼是我们的命脉
劳作是我们的神圣任务
锄头也能写出诗意
让庄稼在节气的韵脚下成长

当大地回暖时
惊蛰的蚯蚓翻松了沃土
清明时节雨纷纷
秧苗争先恐后地钻出头来
扭动细细的腰肢跳舞
五谷沐浴在甘甜的雨水下
穗禾结满小小的籽粒
金黄的芒衣裹着种子
熬过小暑和大暑的热气
白白的霜露在夜里也来凑热闹
还邀来小雪与大雪轮番助威
要试试庄稼耐寒的毅力

五谷们可不简单
才不怕这些乍热乍冷的脾气
它们知道成长需要磨练
度过了小寒和大寒的考验
就可以给人类带来
一年的温饱和欢笑


都市的清明

黎明之前
许多探径的蛩音
与接通阴阳的光柱

把满山沉睡的灵魂

惊醒

不知起于何时的习惯
当清明时节
仍在旬日以内
倾家而出的孝子贤孙
都对同一张红历有了默契
大小牌号的无数汽车
赫然有了各自的乡属畛域 ①
以浮躁的喇叭操著方言
车也成龙
人也成阵
往郊区的山头
蠕动

新绿掩映下的墓碑遗相
从惺忪中竭力辨认
黝黝黑暗中
惟恐误闯的人影
冷风晃著烛焰
不知道谁打了个哈啾

三炷香后
三牲祭品都沾了轻灰
纸钱烈烈 黑蝶纷飞
纸紮的贵重品都火化了
那漫山黄白纸下的另个世界
想必面临一年一度
严重的空气污染
还有太多超额入境的
通货膨胀

只有家长们的声声叮咛

有关祭礼的耳提面命

在孩童们啜著蚬壳时

使这山逐渐温暖起来

注:

①:古晋的华人社群,都在近郊拥有不同乡属的义山,由于近年来城市发展迅速,人口与车辆大量增加,每值清明时节,许多市民都提前及赶早到义山扫墓,以避免在交通阻塞中受困。

端午—夏至

端午直立的蛋壳上

顶着一个寥廓的天空

那雄黄水洗涤过的人间

是否变得较为干净

屈原离骚的千古绝唱

可曾激起百代的回响

那切肤之痛的呻唤

可是民族更生前的阵痛

扎起角形之黍

这棱棱风骨本没有错

千百年来鱼族吞噬不下的

就是这鲠喉的忠魂

那苇绳悬着的黍子

千百年来

也只赖直道的维系

阵阵的锣鼓

可是方醒的心跳

那龙纹激荡的江河

可是曾长久停滞的脉搏

千桨扬处

何时溅出

一轮端午的红日

分享秋天的月圆

在秋分与寒露之间

我们迎来了中秋

秋天的月圆是要分享的

寒露当头的晚上

更需要拍肩的温暖

让我们以古典的浪漫

撷一片李白的清辉

邀来东坡的婵娟

斟杜康的酒

品陆羽的茶

再尝一块

替刘伯温传过讯的饼

氤氲 中华文化的芬芳

让一切美好欢乐

幻化成今夜的一轮冰清

流转万里

映照千年

在无数澄净的心湖上

荡漾

且凭虚御风

遨游太极

效杨利伟漫步月表

纵使嫦娥不遇

何妨在宇宙的废墟

觅一个真空的坟场

把人类的自私暴戾

统统在那里埋葬

愿美好长留人间

让千万年后的银辉

亮镀劳绩的丰碑

和我们刻下的

壮丽文字

为除去斑驳暗影

使清光无阻

我们伐桂

但不用吴刚的斧

二十四节令鼓

痛痛 沉沉
沉沉 痛痛
这是生命最抖擞的声音
堂堂 正正
正正 堂堂
这是脊椎最尊严的站姿
二十四个节气
要蔚成文化的盛夏
四十八根鼓槌
要擂出民族的脉膊
吆一声 迅雷千里
喝一声 山河呼应
把一切的颟顸窝囊
淹没在鼓声的巨浪
快快痛痛 痛痛快快

元宵

以纱和竹架

紮起一笼
精致的传统
元宵是灯的节目

众里寻他千百度
谁是爱灯的人?
不及回首
灯火已阑珊

且莫怅然
来年灯如昼
那期盼的脸孔
就会出现
在最亮丽的灯前

两岸

—写给七夕

是鱼雁衔来芦笛的终站
是青鸟捎去佳音的方向
是迢迢银汉的鹊群
为七夕重逢所搭的桥端

传说海畔有一位浪漫少年
把初恋装入漂浮的银瓶
夕阳下白发赴沙鸥盟约
却从贝壳的螺纹中读出回音

从此岸到彼岸
从彼岸到此岸
才量出思念有多长多长
才测出爱情有多长多长
心灵的翅膀能飞得多远
关怀的眼睛能看得多真

中元的遐想

何时盼来
这样的中元节

无须用丰厚的牲品
去祈求祖先的庇佑
因为这一代已奋发自强
无须用叠叠的冥钞
去抚慰游荡的孤魂
因为亡灵皆受到照拂
无须焚烧纸扎的傀儡
因为命运都由各人自主
无须火化汽车洋房
因为那已不是地位的象征
无须惊心动魄地「抢孤」
因为礼让已是现世的风尚

热风送来温馨
亲人自远近
赶赴一缕心香
团聚祖先灵前
笑谈彼此劳绩
眼前清茶淡菜
来日硕果累累
世间人人平等
生死都享大同

[2010年8月1日重修并增益]

化稻谷魂魄为文字的精灵


何乃健从初中时代就开始写稿,大学时期读的是理科,后又以水稻专家的身份为我国稻农及全人类服务。他自小的志愿是写十本书,实际上他的著述早已超过这个数量,可谓著作等身。乃健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文采斐然,写作态度严谨,以一颗善良谦和的心和读者分享其人生经验与生命感悟。在大马文坛上,何乃健肯定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作家,影响深远,历年出版的著作都很受欢迎,有的还经过再版。现在乃健打算出版他的诗文总集,我想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乃健创作认真,对每一部心血结晶都很珍惜,出版诗文总集有给自己的文学生涯留下纪念的意义,也让喜欢乃健作品的读者得窥全貌;二是乃健的生涯规划,退休之前早已为家庭及儿女教育尽了应尽的责任,作好妥善的安排,行有余力,可以重新整理过去所有写过的东西,让生命回荡绵绵的回音,而且继续造福社会。

迄今为止,何乃健共出版过七本散文集和四本诗集。在马华文坛,何乃健是以优秀散文家与优秀诗人著称。我们就依据他历年的诗文作品,归纳出他主要的文学思想内涵。

一、以平凡的稻草自许

何乃健是国际知名的水稻专家,从青年时代就在吉打的农村帮助稻农从事改良水稻的工作。已故诗人游川曾戏称他“吉打每一头水牛都认识的诗人”。由于长期在乡野田间工作,何乃健对大自然有着深挚的热爱。他经常以稻草自许,虽然平凡而卑微,但始终对人类默默奉献。他的诗文中经常流露着平淡是福、无为而有为的人生哲理,崇尚利他主义与大我精神。例如:

我现在真正明了平淡是福,因为我已深深了解到:让生命变成一株嵌阳光于金穗的水稻,远胜于让短暂的青春消逝之后,只会披着皤然白发,终日摇头嗟叹的茅草!——〈平淡是福〉

许多农民由于不了解生态平衡的原理,滥用杀草剂来灭除田垄的杂草,结果造成虫害的天敌,如捕食性的蜘蛛与寄生蜂数目锐减,失去了生物防治的控制作用,虫害的大爆发于是频频发生。农民眼中无用的杂草,其实在抑制虫害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何乃健这种以稻草自许的心态,正是甘于平淡而又不忘造福人类的利他主义所使然。这种思想在他的〈稻草〉一诗中表现得最明确:“很多年前我已知晓/自己只是田里的稻草/静默里为结穗而弓背/无声中为下季丰收而燃烧”。而何乃健最喜欢与年轻人分享的一则佛教故事是〈沾湿翅膀灭火的鸟儿〉。故事中那只为了拯救林火的小鸟,奋不顾身地以自己的羽翅沾着河水浇在火焰上,最后精疲力竭而死,与稻草的自我牺牲一样伟大。

其实稻草精神并非局限于平凡而木讷,何乃健以生花的妙笔,让稻谷的魂魄化为文字的精灵,写出许多隽永而有益世道人心的美文,也启发了许多有志于文学的年轻读者,为“下季丰收”甘作滋养的沃土。

二、以佛教的慈悲为怀

何乃健喜欢佛教,诗文中常带着佛禅的哲理。但他并不是凭空说教,而是把佛理和文章内容融为一体,在不露痕迹之中传达佛陀的慈悲思想和自己的感悟。

当你毅然把我执抛弃,像水滴毅然坚持自我的表面张力;当你以慈怀去包容比尘埃还卑微的草履虫与鞭毛水藻,像荷塘以同体大悲的心胸,去容纳所有的水族,并赋予它们繁衍的生机;当你体悟到生命最高的境界,是下化众生,上证菩提,那么,你就是莲叶上的小池塘,与莲叶下的大池塘一样,涵容着无尽的法喜!——〈露珠与荷叶〉

你看,能够把佛理说得像“莲叶下唼喋的游鱼,对莲叶上的露珠细语”,那么自然,那么有美感和亲和力,这就是何乃健散文的一贯特色。

何乃健出生于泰国曼谷,幼年时曾因逃避战乱,差点被炸弹的碎片射死(见〈曼哈顿烽火〉)。这种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惊险经历,使他对生命的无常有深刻的体悟,终其一生都抱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尊重生命,宣扬惜福惜缘,同时强烈反对战争杀伐,特别厌恶穷兵黩武、祸国殃民的极权主义者与贪污枉法、敲刮人民的贪官污吏。他从佛教的慈悲与圆融中找到尘世心灵的真正寄托,愿意穷一生的精力,孜孜不倦地涉猎与推广佛教如沐春风的法雨。

不管天阴或者天晴,绿草只有一个企图:将绿茎四面伸张,遍布沃土或瘠土,从不因为无常而止步。——〈不为无常而止步〉

——这是从无常中领悟出来的积极人生态度。

不懂得惜福感恩,贪得无厌,恶因重迭将衍生出恶果。让贪欲覆的心灵永远不快乐,像冈比亚河口被海水淹没的水田,绝对长不出丰盈的稻子来的!——〈海水淹没的稻田〉

——这是警惕人性贪婪所敲响的晨钟暮鼓!

人类在地球上的劣行却愈来愈令人发指。柬埔寨的大屠杀,使到埋尸的地方太肥沃,连果园里的树木都枯死。波斯尼亚的宗教冲突,一夜之间令整个安宁的村庄,化为鬼哭神号的乱葬岗……——〈白礼拜堂的凶杀案〉

——这是对极权主义者义正词严的控诉。

每次来到千疮百孔的国度,冷眼旁观移民厅与关税人员对游客百般刁难,作威作福,我就会不期然的想起徘徊于荒郊的野狗。这些饿慌了的野兽,以为所有路过的行人,都不怀好意,要从它们盘踞的垃圾堆里,捡拾倒倾其间的骨头,面目露凶光,狂吠不休。——〈不设栅门的花园〉

——这是对贪官污吏“残民以自肥”丑行的形象化描述,其愤慨跃然纸上。

就在这一刻,地球上某些有阳光,或者没有阳光的角落,枪声、炮声、轰炸声,可能就像我们周围的鞭炮声那么震耳。那里的孩子们,走入她们梦里的,不是随着鼓声到来采青的瑞狮,而是炮口还在冒烟的坦克,睡在她们身畔的不是玩具狗熊、米老鼠、唐老鸭、鱼形抱枕,而是难民营里受伤的亲人。——〈除夕夜的信〉

——这是何乃健在许多年前一个除夕夜写给女儿的信,充分流露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希望女儿在享受幸福安宁生活的同时,能对不幸者存有同情恻隐之心,这正是佛教慈悲思想的启示。

何乃健不但在观念上深受佛教慈悲心的浸濡,而且在生活中也身体力行。他宅心忠厚,经常济人之困,这是朋友们都深知的。他对后辈的爱护与提携,从不求回报。这是马华文学界许多年轻人特别尊敬乃健的原因。

三、以中华文化为孺慕对象

何乃健毕业于国内大学的农科,他长期以来的工作语文是英文和马来文,但他却对中华文化一往情深,在文学与思想上始终贯注着一种孺慕之情。由于“爱之深,责之切”,他特别提醒人们在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时,要去芜存菁,吸收优质的一面,批判与淘汰落后腐朽的一面。这正是何乃健扎根传统而又能与时并进的思维写照。

〈橘颂〉这首楚辞,歌颂橘树“苏世独立,受命不迁,横而不流,深固难徙”的品质,象征了屈原坚守原则,不轻易受诱惑而随波逐流的品格。粽子里如果没有裹入这种象征中华文化神髓的内函,那么,端午节吃粽子与赛龙舟的意义全失。——〈将楚辞裹入粽子里〉

海水到处有华人,因为我们的民族深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在异域落地生根,这些书中的智慧,能让你活得更充实,并且焕发出不亢不卑的精神。——〈想起默默的华工〉

儒家思想讲求中庸之道与“至诚无物”,讲求入世济世;注重达已立人,兼善天下,民胞物与,怜贫恤寡,关怀弱势与不幸者;也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择善固执。这些都是在何乃健的诗文中不时流露的情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何乃健除了心仪儒家的淑世思想之外,他对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与庄子的“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也以现代环境的例子来加以应证思考(见〈小美人鱼的眼神〉与〈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中华文化的潜移默化,滋养了何乃健这支文坛健笔,而他也以此自豪、自重,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后记〉中说:“如果有来世,我愿意做一支平凡的稻草;如果再活一次,我仍然会坚持,在中华文化的沃壤中把根扎牢!”

四、以生态环保为己任

何乃健是马华环保文学的重要提倡者,他所创作的环保散文,大部分收录在《稻花香里说丰年》、《逆风的向阳花》(与秦林合著)以及《禅在蝉声里》这三本著作,后来又辑录为《含泪为大地抚伤》一书(与田思合著)。我在合集的一篇论述〈环保意识的三大支柱〉中,分析了何乃健环保散文的三个主要基础,那就是科学认知、宗教情怀与人文精神。其实这三种精神也普遍存在于何乃健的其他散文中。

水田像一块海绵,能够承受与吸纳高度的降雨量。如果为了发展,把一片稻田转换成铺上了柏油、洋灰的屋地,除非排水系统的容积与疏洪的能力,能够提高五十倍,否则,泛滥将成为发展区挥之不去的梦魇。——〈水田像海绵〉

——这是以科学认知推算申论出来的环保文章。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善于纺丝结网的蜘蛛,那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意念,可惜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无明与我执,像毫无节制的施放农药,把这些善念灭绝,结果恶念如虫害,猖獗地滋生,把心灵变成满目疮痍的田野!——〈心中的蛛网〉

——这是以宗教情操来设譬讽喻的劝世箴言。

西方文化重视自由、民主、法治的思想,是推动社会繁荣发展的积极力量,就像化学肥料是补充养份于消耗和损失后的主要供给者,没有化肥就无法达到高水平的稻产。然而如果全盘西化,过度的强调物质文明,任由功利主义的思想滋长,那么人类的心灵将日益冷漠、僵化,就像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之后的农地,土质板结硬化。——〈施肥与文化〉

——这是揭示急功好利的弊病,试图以人文精神来节制人类过度崇尚物欲的追求,维护生态环境,也维护心灵的福田。

以下这段话,是我对何乃健环保散文的概括总结:

作为一位农业科学家,何乃健以他长期在稻田阡陌间从事研究与观察的经验,以他对乡土与自然的热爱,写出了许多优美清丽的散文。他深受传统文化“民胞物与”精神和佛道思想的熏陶,加上精湛的学养,字里行间流露出温文尔雅的气质;以他一贯恬静自适、舒徐自然的的文风,在马华文坛建立了个人的独特风格。何乃健散文中有关环保题材的篇章,都透露出科学家的精细观察、诗人的敏锐感觉与社会学家的忧患意识。他不特别标榜环保,而环保意识自然流露。他这一系列的散文,确让我们看到科学与文学共舞的丰姿。

五、从心灵美到文字美

何乃健的文学作品,一向来都注重心灵的美善、幽美的意境和对生命的希望,这点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尤其突出。他在十二岁时写的这首小诗就可以窥见此种倾向:

那眨着眼儿/伏在枝桠上的星星/不就是秃的橡树/盛开的花儿么?

这种早慧的诗情,使何乃健很会随手捕捉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化为笔下一首首隽永的小诗,从十多岁时的《流萤纷飞》到六十多岁时的《小诗磨坊》(与林焕彰等合著),都可以看到何乃健美学的灵动与慧思的闪光。例如:

野菊怡然自得地/拥抱着晶莹的露滴/青天、白云、红日/都安详地卧在她怀里——〈几簇小野菊1〉

诗中的小野菊,不就是敞开胸怀的诗人,以怡然自得的心情去亲炙大自然的写照吗?

由于长期生活在吉打农村,他对田园生活有一份浓得化不开的眷恋,而且选择以那里为终老的居所。这对于崇尚城市文明、贪慕虚荣、沉缅物质享受的“文明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那就是何乃健平实人生哲学的原乡。生命本来就源于泥土而又归于泥土。何乃健那种对田园生活近于宗教虔诚的热爱,几乎成了一种刻骨铭心的“乡愁”。这在他早期的散文中不时流露出来:

黄昏蹲踞在农舍的烟囱上,悠闲地抽着烟斗。

我孑然的在田垄上走着,暮色轻轻地搭着我的肩膀。小住米乡,筑巢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我始终孤独如一只茕立看云的鹳。黄昏之后,我总是一个人踱到田里去,让风掠着一绺凌乱的长发,让寂寞撩拨着我的思绪,轻轻地披散在透明的乡愁里。——〈夕暮·冥想〉

大自然在何乃健笔下,是何等的多彩多姿与充满各种生命的活力:

小径转向一片低洼的平原,绿色的瀑布缓流成绿色的海洋,竹稷草和牛角草蔓延四野,在风里摇曳,如曼妙的海藻,山踯躅和山辣椒绽着紫色的花,神秘如深海里的海盘车。不远处的山沟旁,几个割草的工人正围着一团燃烧着枯柴的爝火取暖,那舞动的火舌像触臂四张的红海葵。——〈四月的橡林〉

何乃健对大自然的“乡愁”,在后期散文中更多地升华为对整个大地众生的关怀。他淬炼稻谷魂魄为文字的精灵,让更多人看到生命绿野上的苍苍翠色。

何乃健被称为“田园诗人”与“水牛诗人”,都与他热爱乡土、熟悉乡土的情意结有关;而他那几首写水牛的小诗,或许会成为马华诗坛将来的经典,因为写得太美了。其中一首这么写:

云卧在河里/水牛卧在云里/斑鸠静观牧童的鱼钩/荡一圈涟漪/一尾泥鳅衔着将坠的斜阳/从云后腾跃而起

何乃健中年以后较少写诗,偶有所作,篇幅都比小诗来得长,充满对民族文化的执着与关心社会的忧患意识,如〈掌纹〉、〈粘土〉、〈端午〉、〈灯笼〉、〈撒哈拉沙漠〉、〈霾害〉等。他去年写的长诗〈梦见杜甫〉,是一首为汶川地震罹难者而写的朗诵诗,其悲天悯人之情,跨越时空,感人至深。

从诗到散文,又由散文到诗,我们欣赏何乃健的作品,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要写出美的文学作品,首先必须具有美的心灵。

何乃健是马华文坛上最善于经营美文创作与讲究积极修辞的一位散文家,其行文的最大特点是情文并茂,文理交融。他所运用的各种创作技巧与手法,我在《何乃健散文精选及赏析》这本书中有较详尽的分析,此处不赘。他也曾将他的写作心得与文学观点收录在《荷塘的莲瓣》一书中,可以参考。

结语

从作品的数量来看,何乃健算得上是个多产的作家。从内容与风格来衡量,何乃健的诗文确实文质并重,卓然成家,自成体系,成为一个时代有代表性的诗人与散文家。何乃健有一句小诗说:“蠹虫有时是值得颂赞的/当它咬破书中的谎言”。我想乃健在从事著作时,一定以这句诗自我警惕。他写的都是肺腑之言,都是活生生的现实与存在于人性中的真善美。

从乃健身上,我们看到文学、科学与宗教的美妙结合,也看到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如何将职业与志业调协得如此和谐,如此惠益人心,流泽广泛。

因为这样,我乐意看到这套《何乃健诗文集》的出版。

2009年11月5日

献给帽山拓荒先烈


保土安民的石王爷(1

给富饶大地开了一道门

曾经梯山航海的一群矿工

找到胼手胝足后的温饱

那一场血腥的浩劫

却让帽山披上“巴勿”臭名(2

蒙上一百多年的耻辱

而天师龙宫的缕缕香烟

终穿透厚厚的历史云层

让拓荒先烈的英魂

重新焕发肃穆的幽光


你们翻山越嶺而来

把唐山那轮乡愁的明月

浣成碧水荡漾的大巴力湖

从千簸万滤的泥沙中

淘洗明朝黄燦燦的希望

把莽莽榛榛的丘陵

开闢成庄稼遍地的家园

多少辛酸化成烟筒下的叹息

庙宇 学堂 店铺 渡头

短暂的繁华可撑得起百年基业?


三山国王的庇佑

让帽山的子民免于瘴癘

刘善邦魁梧的辫子

结成了自治的十二公司

你们把飘洋过海的桅杆

竖成旗杆架上的团结旗帜

那伤痕累累的旗杆架

风雕雨蚀着一段抗暴的历史


虎视眈眈的白人拉者

不能忍受卧榻旁的鼾睡

盘剥的铁手收紧了

天师龙宫前揭竿起义

一场腥风血雨

一场种族的离间

鲜血染红了左手港

友兰肚躺下不屈的身影

鬼洞至今藏着熏黑的白骨

逃生妇孺的哀号

化作涓涓岁月的钟乳石


我们是垦殖者的后裔

当年琅琅书声的薪传者

带着崇敬的心来瞻仰先烈英灵

透过厚厚的历史云层

看到先辈拓荒创业的精神

你们的汗水已浇沃了脚下土地

你们的鲜血已凝成一湖澄碧

小镇在几场火劫后重获新生

各族和谐共处再无猜忌

每年阿弥陀佛的游神盛会

祈求的无非是风调雨顺合境平安

从帽山、石龙门到石隆门

那名字犹迴荡着拓荒者的心愿

像猪笼草含着纯净的朝露


巴勿——帽笏(3

在新时代应是文明的冠冕

我们献上一串馨香的野胡姬

向善邦公和拓荒者的劳绩致敬

没有你们的血汗和牺牲

就没有我们美丽的乡土

10/3/2009


后记:2009326日,与古晋中华第一中学众老师率领190位学生赴石隆门作“户外教学”考察,并向拓荒先烈刘善邦的纪念碑献花致敬,学生代表朗诵此诗。

1:早年华人矿工曾从大巴力湖中捞起一尊兽形石像,后置于天师龙宫庙旁,称之为石王爷。

2:石隆门国文名为BAU,即“臭”的意思。

3:当地人曾向政府建议将石隆门国文名字BAU改为MAU;客家话原称该地为“帽山”,“帽笏”取其音义。

砂華文學的本土特質



1. 砂華文學的濫觴

“砂華文學”是砂拉越華文文學的簡稱,這個名稱最早見于五十年代。當時正值二戰結束後,民族主義的思潮席卷亞非拉各地。砂拉越的許多熱血青年,特別是受華文教育者,都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參與了“反殖反帝”的社會運動。他們通過組織政黨與公會,開展民族團結工作,喚醒各族人民起來,擺脫英殖民地政府的統治,爭取建立一個由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當時許多華文報章都闢有文藝副刊,青年人創作與閱讀文學作品成為當時普遍的風氣。第一批土生土長的華裔文學作者,也在這個時候涌現,創作了不少反映社會現實、抒發年輕一代理想的文學作品。這是砂華文學的成長期(1956-1962)1

砂華文學的起步比馬來亞和新加坡稍慢了二三十年2。早期的砂華文學先行者如砂耶、巍萌、吳岸等,都曾向新馬的文藝刊物投稿。他們與新馬作者們的共同點,是受中國“五四”文學的影響,服膺“為人生而藝術”,注重文學的社會性。但是,這批早期的砂華文學先行者,在那時已確立了明確的鄉土觀念,把自己的立足扎根于這塊椰風蕉雨的土地,并且有意識地和父輩那種眷戀唐山的情意結區分開來。

吳岸寫于1957年的<祖國>3一詩,就描述一位在砂拉越長大的華裔青年,送別自己“回國”的母親,在碼頭依依不捨,而又毅然決定要留下來,為腳下的土地而奮斗的心情:“你的祖國曾是我夢里的天堂,你一次又一次地要我記住,那里的泥土里埋著祖宗的枯骨,我永遠記得--可是母親,再見了!我的祖國也在向我呼喚,她在我腳下,不在彼岸,這椰風蕉雨的炎熱的土地呵!這狂濤沖擊著的陰暗的海島呵!”

吳岸把這種對砂拉越鄉土的深摯感情,稱為“處于萌芽狀態的鄉土觀念和愛國思想”4。這種思想與當時另一種“北歸”(回到大陸參與新中國的建設)的思想比較,無疑具有時代性的進步意義,也為將後砂華文學中的本土特質,奠定了基礎。這種萌芽狀態的鄉土觀念和愛國思想,在砂華文學成長期的詩人作品中普遍可以看到,如田農的<土地底夢>、肖南的<農夫‧森林和土地>、阿沙曼的<跳玲瓏>、卡斯特的<鋤頭>、舒明的<歸來>、白金的<咱給兄弟民族來唱歌>、雨田的<我只有歡欣>等。

由于反殖運動的蓬勃開展,當時具有進步思想的文藝青年,除了向新馬一帶的文藝刊物投稿練筆之外,也組織起文藝小組,學習寫作和文藝理論,並在報章主編文藝副刊,如古晉《新聞報》的<拉讓文藝>、詩巫《民眾報》的<赤道文藝>、美里《砂民日報》的<赤道風>等。由于文藝創作的蔚然成風,稍後期間也出現了兩份文學期刊,即《心聲》和《文藝生活》(皆由田農主編)。當時最具影響力的文藝副刊可說是<拉讓文藝>,儼然成為“砂華文學”的主要發表園地,其創刊號的“編前小語”6有這麼幾句話:

“文藝,不論在任何地方,都應作為認識現實和改造現實的工具。我們學習寫作,就是在學習如何掌握這種工具……我們希望這副刊能為大家所愛惜,並且至少它應些微地反映砂羅越人民的氣息,砂羅越的景色。”

所謂“反映砂羅越人民的氣息,砂羅越的景色”,是當時比較朴實的鄉土文學觀念。而“拉讓江”與另一個意象“犀鳥”(砂拉越特產鳥類)也似乎成為以後砂華文學中常用的符碼,代表著某種本土特質。

在反殖時期出現的文學作品中,詩歌方面前文已略提及。吳岸的詩歌後來結集成《盾上的詩篇》,頗獲好評。肖南的<農夫‧森林和土地>,是一首五百多行的長詩,氣魄宏大,描寫三代農人開荒種植的故事,注入了對土地的深厚感情,也描述他們被剝削的不幸命運與最終的覺醒。砂耶的<給一位馬來兄弟>,抒發了對一位賣“布律邦剛”(糯米糕)的友族窮孩子的怜憫。雨田的<我只有歡欣>和<闊別>,反映出參加反殖運動的各族人民之間的和諧感情。這些詩都跳動著時代脈搏,讓讀者感受到時代巨輪滾動的聲音。散文方面,像韓拍岸的<祖國美麗的山河>與<蒙格羅樹之歌>等散文,充滿對鄉土的謳歌和年輕人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小說方面,當時較多產的是巍萌與黃沙(黃順柳)。巍萌所寫的<魯素英><女記者><狂風暴雨>等小說,反映了女知識青年的探索、猶豫和成長歷程,以及農村的貧困(他後來的小說如<晨光照耀著山村>等,都以郊區的農村生活為主要的描述對象)。黃順柳的<靜靜的砂拉越河>則刻劃城市各階層人物的面貌與揭露若干社會矛盾。

砂華文學成長期就以關心社會、熱愛鄉土、崇尚正義為基調,這也成為它在各時期据以發揚的傳統和基本價值取向。

2. 十年動亂,文壇衰蔽

砂拉越于1963年變成馬來西亞的一個州,由于之前反合併的呼聲甚高,政府和英國殖民統治者一樣采取高壓政策,左翼政黨的干部和支持者紛紛被捕。後來又發生汶萊起義、印民政變、馬印對抗、砂州設立三個新村等重大事件。政府和地下份子的斗爭持續了差不多十年,造成農村破產,經濟蕭條、民不聊生。而當局在文網上的監控也愈嚴厲,報紙被查封的現象屢有發生。這種氣氛不利于文學的發展,所以從六十年代中到七十年代中,基本上是砂州華文文學的低潮時期。雖然有一兩個較有水准的文藝副刊(如《中華日報》的<文藝陣地>與《國際時報》的<熱風>),但後勁乏力,難以為繼。過去經常寫作的舊作者,紛紛擱筆,有實力的新秀未見冒起,文壇有凋蔽之勢。

3. 現代主義文學的興起

由于政治勢力的緊綳對立,一些涉及社會現實的題材,已不見容于公開的文學園地,而適逢台灣六、七十年代“現代詩”的風氣開始在新馬造成影響,本州一些揭櫫現代主義、主張“完全忠實于自己”,借鑒西方文學手法的青年人,如劉貴德(方秉達)、呂朝景、謝永成、謝永就、陳煥晹、李木香等、組成了砂拉越星座詩社。該社成立于1971年,在當時的《中華日報》與《前鋒日報》都闢有文藝副刊。在未創社之前,這批標榜“勇于立異,勇于標新”的文學青年,曾受到一些服膺現實主義文學者的攻擊,說他們的詩晦澀難懂,雙方爆發了一場為期三個月的論戰,最後不了了之。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當時砂州的政局動蕩,社會瀰漫不安的氣氛,注重抒發個人心靈與講求文字雕飾的文學愛好者,似乎從現代主義文學找到一個精神上的出口,也對太過強調集體主義,而不免流于模式化的文風,作出某種程度的抵制。兩者之間的爭論,讓彼此看到自己的短處,對往後文學的提升是有積極意義的。而對于西方文學流派的借鑒,隨著九十年代“後現代主義”風氣的興起,也宣告“現代派”的式微。砂拉越星座詩社曾一度陷入停滯的狀態,直到九十年代中,一批在文學品味上兼容并蓄的年輕人如黃曦、蔡羽、葉勤、劉貴夢、沈煥等加入,使該社又重現朝氣。

從作品素質來衡量,早期星座同人的作品,由于著重表現內心的意識和技巧的嘗試,所以要在他們的作品中尋找本土特質是不容易的。有些作品選擇了本土題材,但還是讓文字上的刻意求工給模糊了。這種現象,一直到八十年代後期黃澤榮、林離、林武聰與沈慶旺等星座中生代出現,才開始有了顯著的突破,黃澤榮的小說<奴英的抉擇>8寫水埧建設對伊班人造成的沖擊。林离的散文集《水印》9富有環保精神。林武聰的詩<換枕記>10。與<山都望>11等,很有哲理性,而沈慶旺的詩集《哭鄉的圖騰》12更純粹以原住民視角來揭示他們的困境。

星座詩社最大的貢獻,是文學活動的推廣,使文學變得“立體化”。例如1979年主辦“本地藝術作品展覽會”,其中便有“詩的展覽”。1991年主辦“活出詩來--現代詩雙語朗誦賽會”(雙語是指華語與國語)1993年聯合古晉各源流中學華文學會舉辦“族魂文娛晚會”等。

4.婆羅洲文化局的貢獻

一直以來,砂華文學主要的發表園地是報章的副刊,但在英國人統治時期,卻有一個官方設立的婆羅洲文化局(Borneo Literature Bureau)。該局于1958年成立,其宗旨乃鼓勵砂拉越與北婆羅洲(即後來的沙巴)的本地作家寫作并出版他們的作品,且每年舉行征文比賽,規定以各族語文撰寫。從1960年至1976年,婆羅文化局所出版的華文書籍多達82種,其中創作與翻譯(主要為民俗介紹)約各占半數。在其他機構甚少主辦征文比賽的情況下,該局可說為兩地的華文文學培養了一批寫作人才(即使不很成熟)其華文編輯黃俊賢功不可沒。像李永平、煜煜、溫玉華、鍾濟祥、鍾濟源(夢羔子)、楊華等,都曾在這項征文賽中得獎。李永平以《婆羅洲之子》獲得1968年征文獎,那時他剛念完高中,准備赴台灣深造。這篇小說寫華人與達雅人共處、做買賣、通婚、離異、結怨、和解,并在水災中互援助的故事 。小說的結尾,通過男主角的口,說出一個美好的愿望:“我相信有一天,沒有人再說你是達雅,他是支那了。大家都是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

婆羅洲文化局的另一個貢獻是推廣閱讀風氣,該局出版的《海豚》華文學生月刊,銷數超過一萬三千份。其對各族文學創作的鼓勵,可說體現了英國人較開放的文化政策。該局的營作一直維持到1977年,被併入國家語文局砂州分局為止。砂州華總曾多次致函語文局要求恢復早期出版各民族語文著作的做法,這項要求沒有受理。不過,砂州的語文局卻主辦了好幾屆的“各民族文學獎”,砂華作家吳岸、梁放、巍萌(已故)、田思、晨露皆曾得獎。

5. 文化覺醒,團體自強

雖然砂拉越于1974年“斯里阿曼行動”後就已獲得和平,基本上進入“發展政治”的穩定階段,但砂華文學的青黃不接現象,卻一直拖到八十年代。1985年以後,就開始邁入蓬勃的階段。事緣在八十年代,全國華社面臨政、經、文教等問題的困扰和打擊,曾掀起一場“文化自強運動”。這場運動的主要成果是各地華人社團總會的成立,并吁請政府對已實施十年的國家文化政策加以檢討,從單元化的文化政策改變成多元化的文化政策,采納各族文化中的精華。于是,在這種大氣候的激蕩下。砂拉越幾個華文文學團體紛紛成立。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成立于1986(其基本成員原為第一省華總文學組組員),詩巫中華文藝社成立于1988年,美里筆會成立于1993年。再加上七十年代已成立的砂拉越星座詩社也重振旗鼓,加入一些具有創作與活動能力的新血。而每五年舉行一次的砂拉越各民族文化研討會,也催生了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該會于1990年正式成立)。這幾個團體創立以後,紛紛展開推動文化與文學的活動,如舉辦研討會、座談會、創作比賽、出版刊物與叢書,以及在報章上主持文藝版位等。一時文風鼎盛,不但提攜提了各地一批年青有為的寫作新秀,老作家們也紛紛歸隊。迄今為止,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的“犀鳥叢書”已出版了55種著作。該會也先後出過《拉讓江》與《馬華文學》兩種期刊,各印行了56期。詩巫中華文藝社的主要活動是在當地的報紙主編文藝副刊,開辦舊詩詞班與文藝講習班,舉辦文學獎,並將优勝作品結集出版。該社所策划的“拉讓江盆地叢書”已出到26種。至于美里筆會則注重師訓學院華文寫作者的培訓,與提倡童詩和微型小說的創作。該會除了出版5期的《筆匯》期刊外,其“筆會叢書”所印行的會員個人著作也達到29本。砂拉越星座詩社所出版的“星座叢書”較少,前後共出了12本。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是以整理和撰述砂州史料和出版學術性著作為主,己出版的各類書籍總數約53種。該會的不定期刊物《文海》己出了5期。

砂華文學團體目前在報章上都闢有各自的文藝副刊,供會員與愛好寫作的人投稿。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所負責的副刊是《世紀風》(國際時報),砂拉越星座詩社的副刊是《星座》(星洲日報),詩巫中華文藝社兼有《文苑》(聯合日報)和。《新月》(星洲日報)兩個副刊。美里筆會的“地盤”更多,分別是《峇南河》《鉆油台》(聯合日報)與《筆匯》(國際時報)。文藝團體因為有了這些固定的園地,其凝聚力與創作力都有所加強。

從八十年代中到九十代中,由于上述幾個文學團體的推動,砂華文學可說呈現相當活躍與蓬勃的狀態。不但文藝副刊與期刊的出現比過去任何一個時期來得更多,而且結集的單行本超過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階段。配合新書出版而舉行的推展禮或講評會也時有所聞,這對于普及文風也大有裨益。

另一項更大的成就是:砂華文學雖然只有半個多世紀的實績,但已出現了四部文學史,即田農的《砂華文學史初稿》,黃妃的《反殖時期的砂華文學》13,周翠娟的《砂華文學團體簡介》14,以及沈慶旺的 《雨林文學的回響》15。這是馬來西亞其他區域的文學所無法比擬的。

6.“書寫婆羅洲”漸成氣候

在上述四個文學團體中,以詩巫中華文藝社的活動面最廣。該社雖然以詩巫為基地,但與古晉、美里甚至西馬的作家都經常保持聯系,而且還在網絡上設立“犀鳥文學”與“犀鳥天地”兩個網站,廣泛收集與登載砂華文學的各種資料,瀏覽的網友來自世界各地。

200212月,詩巫中華文藝社主辦一項講座會,邀請古晉的田思,石問亭與該社主席宋志明發表演講。會上田思提出“書寫婆羅洲”的理念。田思認為,“書寫婆羅洲”旨在擴大砂華文學的範圍和內涵,主要是考慮到盡量擴大本土文學的價值,以乃它將後可能在世界讀者心目中所帶來的觀感與閱讀位置16。田思後來在一項電台訪談中進一步提出:“自50年代開始出現‘砂華文學’這樣一個名稱,過後這個名稱就一直沿用下來。由于歷史上的因素,我們也認為‘砂華文學’這個名稱,頗能結合我們砂拉越當地特殊的情況,比如說在歷史、地理、人文方面,是它有別于西馬的地方。”至于書寫婆羅洲,“則是一種文學策略。婆羅洲本身有個特色,就是多元民族、多元文化、多元生態、多元景觀。它擁有一大片的綠色雨林,它是世界的第二大雨林,僅次于亞馬遜河流域。所以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時空背景底下,我們如果能夠以婆羅洲為重點,進行我們的文學創作的話,它可以形成中文閱讀世界一個很受矚目的賣點。”17

“書寫婆羅洲”可說是砂華文學的延伸,在這個概念下,寫作時的文學語言是華文,而其文學內涵是超越族群的。田思說:“書寫婆羅洲”的另一層含義也在于深入去了解各民族的生活范圍,去把他們失去的傳統,在他們的民族與文化中所存在的那些優質的東西找出來。……我們需要去挖掘原住民的生活本質,所以我們也在學習,我們也接觸很多原始資料,也對我們的友族同胞,帶著更大的關懷心情去了解他們,這有助于促進我們與友族之間的溝通與了解。”18

自從田思、石問亭、沈慶旺、藍波等人提出“書寫婆羅洲”的理念并加以實踐之後,反應相當熱烈。許多砂華作者,都更有意識地在作品中強調婆羅洲的本土特質。西馬和中國台灣等地的許多評論家也相當關注這個課題。迄今為止,已有十多篇的學術文章專門討論和分析有關的作品和現象,這可說是砂華文學的殊榮。隨著“書寫婆羅洲”文學運動的深化,相信會有更多的評論出現。有關“書寫婆羅洲”的著作,也得到吉隆坡大將出版社的配合,列為“婆羅洲系列”叢書,陸續推出。包括楊藝雄的《獵釣婆羅洲》,沈慶旺的《蛻變的山林》,藍波的《尋找不達大》與《砂拉越雨林食譜》。另外列入出版計劃的還有石問亭的《夢縈巴里奧》、夢羔子的《新村紀事》、李振源的《砂拉越左手港探源》、田思編的《婆羅洲鄉土小說選》、石問亭編的《砂拉越原住民的一天》、楊貽鈁的《砂拉越草木花卉圖鑑》等。

7. 本土文學,花果紛呈

從八十年代砂華文學的復興到近年“書寫婆羅洲”理念的推廣與落實,砂拉越華文文學展現了嶄新的面貌,而所表現的本土文學特質,也就更加深廣,茲從以下幾方面作具體的介紹:

7.1神秘雨林 文思泉源

砂拉越位于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西北部,雨水充沛,河川山岳密布,到處葱蘢一片,大部分還是充滿神秘感的原始森林。“雨林文學”是文學中較稀罕而富魅力的品種,其實“書寫婆羅洲”也是廣義的雨林文學。在論及砂華文學現階段的各項文學成果中,也大都和雨林有密切的關系。

砂華文學中,近年來出現了以山林為背景的獵釣文學,即山獵海釣的題材,其中以楊藝雄的《獵釣婆羅洲》19最為特出。由于作者出身于拉讓江下游的漁村,自小喜歡捉魚打獵,所以他對于野豬、野牛、猴子、蟒蛇、鱉、四腳蛇以及各種魚類的習性都非常熟悉,寫起來栩栩如生。他也從村民的智慧中學會了捕捉這些獵物的方法,其有趣的過程令人發噱。

另一本《林中獵奇》20的作者是俞詩東和梁嬌芳等幾位前游擊隊員。他們以親身的經歷寫出山林中的奇觀和鮮為人知的生態故事。黃庭在副刊連載的散文<山中紀實>21也寫出昔年在長屋生活的一些點滴。

熱帶雨林的題材,也成為一些想象力豐富的小說家,用以虛構傳奇故事的靈感來源。例如出身砂拉越而在台灣文壇揚名且已入籍台灣的李永平和張貴興,他們近年所寫的一些長篇小說22便是以婆羅洲雨林為背景,受到不少評論家的垂青。

7.2山水文學 小鎮風光

素有“犀鳥之鄉”稱號的砂拉越州,是個地大物博,風景壯麗的地方。千姿百態的景觀和名勝,再加上人文薈萃,城鎮和鄉野風光各有特色。這在砂華文學作品中,常有詩意的描繪和翔實的記彔。詩歌方面像吳岸和桑木的山水詩23,都是以婆羅洲特有的景觀為背景;尤其是吳岸甫于去年出版的詩集《美哉古晉》24,其中所收錄的一系列詩作,更把焦點集中在砂州首府古晉的景物和人文場景,富有歷史的泡桑感。房漢佳所撰寫的《世界著名攝影家黃杰夫》25,配合黃杰夫的攝影杰作,也寫出了不少引人入勝的砂州風景描繪。而黃孟禮的《情系拉讓江》26一書,更把拉讓江兩岸的青山翠林、星羅棋布的長屋和險灘急流,刻划得淋漓盡致。這本書的後半部“拉讓江市鎮巡禮”,所介紹的市鎮包括加帛、加拿逸、蘆兜(如樓)、詩巫、民丹莪、泗里街、甲望、魚鱗甲等。有關小鎮風光的采訪和描述,同類作品還有楊善在報章寫的特稿〈犀鳥鄉跑透透系列〉27,楊貽鈁的特稿<小鎮故事系列>28等。

7.3穿街走巷 地方掌故

凡有城鎮的地方就有街巷,有街巷之處就有各行各業的活動和市井佚聞,加上歷史積淀,時空變遷,各種掌故也就成了後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在這方面寫得不錯的著作有郭良的《貓城‧古城古意‧情》29,蔡宗賢的《在老街五腳基上看夕陽》30,藍波《尋找不達大》31書中第二輯“木膠情愫”的若干篇章。至于在各報連載發表的特稿,有李振源追蹤古晉街道掌故的<串街走巷系列>32與<古晉古今系列>33,以及記述福建籍與潮州籍殷商發迹故事的<閩潮波瀾系列>34等。還有溫曉和的<走進浮羅岸系列>35。至于王政賢、徐元福、蔡羽等一些懷舊憶昔的散文,也屬于此類內容。

7.4多元種族 采風探俗

砂拉越是個多元種族的州屬,各族和諧共處,在文化上也有不少互相融合之處。砂華文學作者出于“共飲一江水”的感情,在他們筆下也探討兄弟民族的風俗習慣和反映他們的處境,并將觀察研究所得寫成專著或報道文章。已出版的民俗著作有蔡宗祥的《伊班族歷史與民俗》36、《砂拉越華族民間信仰》37、《民俗探尋》38,沈慶旺的《蛻變的山林》39,林青青的《砂拉越伊班族的民俗、說唱藝術及其華族文化色彩》40。至于各報記者在報章上所寫的報道文學更多,如李振源的<蛻變在盛祭中的投影>(收入《後巷投影》一書)41,<犀鳥祭禮系列>42,<加威歌靈甘系列>43,包久泉的<馬蘭諾傳統祭海節>44,秋玲的<尋伊班祖先及人猿蹤跡系列>45,鄧子富的<加威安都系列>等46

7.5 種族和諧 關懷弱勢

除了探討砂拉越各族的文化習俗之外,砂華文學作者也對較落後的原住民寄予關懷和同情,并對他們在發展洪流和“現代化”的沖擊下的不安和困境作出反映。例如沈慶旺的詩集《哭鄉的圖騰》47和散文集《蛻變的山林》,便寫出山林民族在接受改變和保持傳統之間的“兩難”處境。黃澤榮的短篇小說<奴英的抉擇>,揭露水埧建設所帶來的後遺症,原住民的傳統文化與原有的生活方式幾乎被連根拔起,令他們難以適應。夏秋冬的小說<剌青>48與<曼索的世界>49反映長屋青年流入城市後彷徨失措的窘迫狀態。鞠藥如的小說<沙爹夢>50,敘述一個會講華語的伊班男孩,幫祖母在巴剎擺賣“米連”野菜時所看到的不公平現象。這些小說作者都表現了關懷弱勢者的心理。

在宣揚種族和諧與親善方面,英儀小說集《璀璨的人生》51中好幾篇作品,寫她在拉讓江下游的伊班人聚落教書,與伊班學童與村民們之間建立的真摯感情。梁放的小說<森林之火>52寫與華人工程師共事的伊班廚師的純朴性格,<瑪拉阿妲>53則以一個華裔男孩的視角,對一個伊班童妓表示深切的同情。至于反映異族通婚的小說,則有梁放的<龍吐珠>54、石問亭的<夢縈巴里奧>55、張永眾的<源>56等。此外,田思的組詩<甘榜童年>57與單篇散文<長屋里的魔術師><在園丁馬登家里>58,也圍繞著種族親善的主題。

7.6 歷史余波 劫難反思

砂華作者中,有不少人以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來作為小說題材,從歷史事件衍生情節,或以某些真實的人物經歷,作為鋪墊,加上文學應有的想象和增益,來襯托出某個階段的時代特征。這類作品與真正的歷史撰述不同,它是屬于小說的范疇。例如以1875年石隆門華工事件為題材的中篇小說,就有黃順柳的《天地悠悠》59、楊錦揚的《晨興聖歌》60、楚天的《靈泉祭》61與黃葉時的《河灣舊事》62。黃順柳還寫了以實文然煤炭開采為背景的小說《炭山風云》63。而以反殖運動為題材的小說,則有徐然的長篇《河岸的胡姬花》64。寫十年動亂的傷痕文學,有梁放的短篇<鋅片屋頂上的月光>和<一屏錦重重的牽牛花>65,黑岩的<荒山月冷>66,以及夢羔子將出版的《新村紀事》。寫前砂共份子在“斯里阿曼行動”後重返社會,但因身份問題而致生活窘迫,不得不離家另謀生路的<流民>67,其作者是凡民。這些小說以不同的角度,試圖記彔和省思歷史劫難所帶給人民的痛苦經驗。至于人物傳記而帶有文學性質的,當推房漢佳寫二戰時抗日機工的《英雄的故事》與《世界著名攝影家黃杰夫》。

7.7開荒闢地 田園謳歌

早期砂州華人有很多是務農的,所以有不少關于開荒闢地、披荊斬棘、建設家園、從事農作的艱辛過程的記載文字。例如黃順柳的小說《墾殖者之歌》68,寫的是黃乃裳率領福州人,開發詩巫新珠山墾場的歷史故事。黃俊賢的中篇小說《卜通叔傳》69,寫的也是早期的“番客”隻身南來,飄洋過海,出賣勞力,開芭種地的艱苦勞動生涯。巍萌的散文像<猿嘯惊魂守禾芭><流血流汗開芭地>70等單篇,寫的是惠東安籍的農人一家種稻割膠的生活體會。

由于農人與土地的密切關係,許多出身農家的砂華文學作者,都以飽滿的感情寫出對土地的熱愛和對田園的謳歌。例如黃葉時的散文集《有情天地有情人》71,華雁的散文集《人間有情》72和晨露的散文集《荒野里的璀燦》73等。恰巧她們都是女作者,在描述農村事物方面,特別帶著女性的敏感與細致,也給砂華散文增添細膩而善感的風格。而夢羔子的田園詩,更是獨樹一幟,一直被文學界稱為“田園詩人”74

7.8 雨林美食 民間佳肴

出身木膠的藍波,是一位喜歡以鄉土題材來寫作的砂華作者。由于他曾在砂州許多鄉鎮當過公務員,對各民族的風味美食,相當有研究,懂得各種民間佳肴的烹制方法,更喜歡以熱帶特有的食材,經過本身的調配而創造出別有風味的“雨林美食”。本身也是詩人和散文家的藍波,善于把這些民間美食的烹調方法和品嘗經驗,以優美的文筆介紹出來。這些篇章成為他的《尋找不達大》和《砂拉越雨林食譜》75兩本散文集的主要內容。寫食譜而能和文學挂鈎,藍波可說是華文文壇的異數。對于推廣本州旅游業,從味蕾吸引外地人對砂拉越的興趣,相信藍波應記一大功。

7.9系心環保 熱愛自然

砂華文學作者相當重視環保的題材,而且對于森林的被濫伐、生態的危機、環境的惡化與江河的污染特別敏感,經常作出憂心忡忡的警示,呼吁人們珍惜大自然資源,保護環境,減少破壞的現象。散文方面的作者像林离的《水印》,黃孟禮的《情系拉讓江》,都有好多流露環保意識的篇章。詩歌方面的作者更多,像田思、藍波、李笙、萬川、田風、雁程、蔡羽等,都寫過為數不少的環保詩。特別是田風近年所寫的<環保童詩>可說是別開生面,是寓環保于教育的一種新嘗試。田思的學術論著《馬華文學中的環保意識》77,其中所引用和評論的環保詩文,有半數都是砂州作者的作品,可見砂華文學作者系心環保、愛護大自然,到了多麼熱切的程度。他們對于本地的環保課題的關注,有時是十分敏銳與及時的。例如今年初詩巫發生大水災,文藝版編輯便組織了一個“與河對話”的特輯78,反映了詩人們關心環境,對江河泛濫既無奈又憤慨的懮戚感。

7.10多元生態 草木有情

砂拉越是婆羅洲的一部份,婆羅洲的特征就是多元景觀、多元生態、多元民族、多元文化。這成了文學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泉源。由于砂州80%以上的土地為廣袤的雨林,各種動植物的生態非常豐富。尤其是草木花卉方面,多彩多姿,習性各異,是大自然無窮盡的一個寶藏,也是世上少有的多元化生物中心。

以草木花卉為寫作題材的作者,以黃葉時、藍波和楊貽鈁為代表。黃葉時的散文集《有情天地有情人》,其中有好多篇是介紹農家常見的花卉、觀賞植物與藥用植物。藍波對于這類植物也很有心得,特別是對家鄉木膠的海桑(不達大)、咸草(蘆葦)、碩莪等植物,以及可以作為食材的各種雨林野菜,更是如數家珍。我們可從其散文集《尋找不達大》中看到這些沾著濃厚鄉情的植物介紹。楊貽鈁在報章上所寫的特稿<行道樹系列>79與<雨林果樹采風系列>80等,也將本州常見的植物介紹得很詳盡,圖文并茂,趣味盎然。

8. 小結

砂華文學體現了作者們對犀鳥之鄉的歸屬感和強烈的感情,熱愛土地,關心人民疾苦,崇尚親善精神,注重刻划和描繪砂拉越的風土人情及自然景物。在文學內涵上,不但反映了時代特征,而且具體展現了砂拉越在歷史、地理和社會各方面的遞嬗演變,具有豐富的本土特質。它不但與中國、台灣、北美等地的華文文學有所不同,而且與西馬的華文文學也迥然有別。它是馬華文學的一部分,但也構成風格殊異的區域文學特點。

砂華文學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提倡種族和諧與關懷弱勢者,尊重傳統,維護環境,揭示人性的真善美,追求生活品味素質等內涵,具有朴實的普世價值。正如魯迅所說“越是鄉土的,就越是世界的。”所以砂華文學有條件立足于世界文學之林,成為人類文化藝術寶庫中的奇花異草。

200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在接受訪問時說:“西方文化過于突出其城市性、技術性、妨得了其他表現形式,如地方性、情感性的發展。人類的整個不可知的部分被理性所掩蓋了。正是這種認識,促使我轉向其他文明。”談到砂華文學的特質,或許正是它較少受到西方文明中某些負面的影響,而表現了人類世界中純朴真實的一面。這也是砂拉越本土文化中最值得自豪的地方。

愿我們攜手努力,把砂華文學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200941)

注釋:

1. 田農《砂華文學史初稿》,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551

2. 馬華文學最早的兩個正式的新文藝副刊,分別為《新國民日報》的<南風>與《叻報》的<星光>,皆創刊于1925年。

3. 吳岸《盾上的詩篇》,香港:新月,1962,頁44

4. 吳岸《盾上的詩篇》(再版),吉隆坡:南風,1988,頁iv

5. 田農編《馬來西亞砂拉越華文詩選》(1935-1970),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2007

6. 田農《砂華文學史初稿》,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5,頁52

7. 韓拍岸《生命的痕跡》,香港:維華,1962,頁1&5

8. 林武聰編《石在》,古晉:砂拉越星座詩社,1988,頁119

9. 林离《水印》,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

10. 田思。傅承得編《最美的書。最愛的人》,吉隆坡:大將,2000,頁53

11. 游川等《吻印與刀痕》,吉隆坡:千秋,1999,頁23

12. 沈慶旺《哭鄉的圖騰》,詩巫:中華文藝社,1994

13. 黃妃《反殖時期的砂華文學》,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2

14. 周翠娟《砂華文學團體簡介》,詩巫:中華文藝社,1996

15. 陳大為等《赤道回聲--馬華文學讀本Ⅱ》,台北:萬卷樓,2004,頁605

16. 田思《沙貝的迴響》,吉隆坡:南大教育與研究基金會,2003,頁173

17. 黃裕斌<書寫婆羅洲Vs砂華文學--田思電台訪談摘彔>,吉隆坡《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9/6/2008

18. 黃裕斌<書寫婆羅洲Vs砂華文學--田思電台訪談摘彔>,吉隆坡《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9/6/2008

19. 楊藝雄《獵釣婆羅洲》,吉隆坡:大將,2003

20. 俞詩東‧梁嬌芳等《林中獵奇》,詩巫:友誼協會,2000

21. 古晉《星洲日報‧星座》,11/1/2009起。

22. 李永平在台灣出版的以婆羅洲雨林為題材的小說,有《雨雪霏霏》(天下文化2002)、《大河盡頭》(麥田2008)等。張貴興則有《頑皮家族》(聯合文學1996)、《群象》(時報1998)、《猴杯》(聯合文學2000)、《我思念的長眠中的南國公主(麥田2001)》等。

23. 參見吳岸<我行吟在婆羅洲山水間>,收于《生命存檔》,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98,頁8。桑木<漫步在婆羅洲雨林的詩情畫意>,收于《書寫婆羅洲》,詩巫:中華文藝社,2003,頁15

24. 吳岸《美哉古晉》,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2008

25. 房漢佳《世界著名攝影家黃杰夫》,福州:海潮攝影藝術,1995

26. 黃孟禮《情系拉讓江》,詩巫:砂拉越基督教徒寫作人協會,2002

27. 楊善<犀鳥鄉跑透透系列>,詩巫《聯合日報》15/2/2008起。

28. 楊貽鈁<小鎮故事系列>,詩巫《詩華日報》27/12/2007起。

29. 郭良《貓城‧古城古意‧情》,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4

30. 蔡宗賢《在老街五腳基上看夕陽》,詩巫:漳泉公會,1996

31. 藍波《尋找不達大》,吉隆坡,大將,2008

32. 李振源<串街走巷系列>,古晉《國際時報》,27/2/2006起。

33. 李振源<古晉古今系列>,古晉《國際時報》11/11/2008起。

34. 李振源<閩潮波瀾系列>,古晉《國際時報》,18/6/2008起。

35. 溫曉和<走進浮羅岸系列>,古晉《詩華日報》,29/11/2005起。

36. 蔡宗祥《伊班歷史與習俗》,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2

37. 蔡宗祥《砂拉越華族民間信仰》,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

38. 蔡宗祥《民俗探尋》,美里:美里筆會,2005

39. 沈慶旺《蛻變的山林》,吉隆坡:大將,2007

40. 林青青《砂拉越伊班族的民俗:說唱藝術及其華族文化色彩》,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2005

41. 李振源《後巷投影》,古晉:國際時報,1991,頁162

42. 李振源<犀鳥祭禮系列>,古晉《砂拉越晚報》,12/5/2000起。

43. 李振源<加威歌靈甘系列>,古晉《砂拉越晚報》,19/4/2000起。

44. 包久泉<馬蘭諾傳統祭海節>,古晉《星洲日報》26/4/1999

45. 秋玲<尋伊班祖先及人猿蹤跡系列>,古晉《國際時報》,22/7/1999起。

46. 鄧子富<加威安都系列>,古晉《國際時報》,27/7/1999起。

47. 沈慶旺《哭鄉的圖騰》,詩巫:中華文藝社,1994

48. 許為青(夏秋冬)<剌青>,收于《文華小說散文選》,古晉:砂拉越留台同學會,2001,頁20

49. 夏秋冬<曼索的世界>,美里《中華日報‧文苑》,15/7/2003

50. 鞠藥如<沙爹夢>,吉隆坡《星洲日報‧文藝春秋》,13/7/200820/7/2008

51. 英儀《璀璨的人生》,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93

52. 梁放<森林之火>,收于《煙雨砂隆》,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5,頁92

53. 梁放<瑪拉阿妲>,收于《瑪拉阿妲》,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9,頁48

54. 梁放<龍吐珠>,收于《煙雨砂隆》,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5,頁112

55. 石向亭<夢縈巴里奧>,吉隆坡《星洲日報‧文藝春秋》,25/5/20031/6/20038/6/2003

56. 張永眾<源>,吉隆坡《星洲日報‧文藝春秋》30/3/20086/4/2008

57. 田思<甘榜童年>,收于《心靈捕手》,吉隆坡:大將,2008,頁129

58. 田思《田思散文小說選》,詩巫:砂拉越華族文化協會,1996,頁2126

59. 黃順柳<天地悠悠>,載于吉隆坡《蕉風》460期,19945/6月,頁20

60. 楊錦揚<晨興聖歌>,收于《花蹤文匯5》,吉隆坡:星洲日報,2001,頁85

61. 楚天《靈泉祭》,大馬福聯會暨雪福建會館,2006

62. 黃葉時<河灣舊事>,古晉《國際時報‧世紀風》,14/7/200521/7/2005

63. 黃順柳<炭山風云>,古晉《星洲日報‧文藝村》,25/5/2002起。

64. 徐元福《河岸的胡姬花》,美里筆會,2009

65. 梁放<瑪拉阿妲>,收于《瑪拉阿妲》,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9.67&81

66. 黑岩《荒山月冷》,詩巫:中華文藝社,1994,頁103

67. 吳岸等《云過馬當山》,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2008,頁42

68. 黃順柳<墾殖者之歌>,收于《圍鄉》,吉隆坡:馬來西亞通報,1983,頁119

69. 黃俊賢《卜通叔傳》,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94

70. 田思編《巍萌及其作品》,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2008,頁42

71. 黃葉時《有情天地有情人》,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8

72. 華雁《人間有情》,古晉:佳印,1997

73. 晨露《荒野里的璀璨》,美里:美里筆會,1998

74. 夢羔子《你那邊的夜色黑不黑》《日子曾經鋒利》,古晉:砂拉越華文作家協會,19871989

75. 藍波《砂拉越雨林食譜》,吉隆坡:大將,2009

76. 田風<環保童詩>,載于古晉《星洲日報。星座》,23/11/200822/3/2009

77. 田思《馬華文學中的環保意識》,吉隆坡:大將,2006

78. 見《詩華日報‧新月》,25/2/2009

79. 楊貽鈁<行道樹系列>,載于《詩華日報》,18/12/2005起。

80. 楊貽鈁<雨林果樹采風系列>,載于《詩華日報》,31/1/2008起。


给我一片天空

一片成熟的紫色天空

别让酸雨淋湿了我的梦

别让烟雾遮蔽了我的真诚

别叫我内心天然的热带雨林

让位给一栋栋冷漠的洋灰钢骨

我把睿智沏成一壶龙井

我把哲思梳成一株银柳

我平和的心曲通过一管牧笛

悠悠地回荡在晚风夕照里

映象田思

作品集

【作品出版年表】
1. 诗集《赤道放歌》1978年新加坡洪炉文化企业
2. 诗集《竹廊》1982年吉隆坡铁山泥出版社
3. 散文集《长屋里的魔术师》1982年居銮曙光出版社
4. 诗集《犀鸟乡之歌》1986年香港国际出版社
5. 诗集《我们不是候鸟》1989年砂拉越华文作家协会
6. 评论集《六弦琴上谱新章》1992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
7. 诗集《给我一片天空》1995年吉隆坡千秋事业社
8. 散文集《撷一辑多彩的人生》1995年马来西亚董总
9. 评论集《找一条共同的芯》1995年诗巫中华文艺社
10.散文/小说集《田思散文小说选》1996年砂拉越华族文化协会
11.散文集《田思小品》1997年彩虹出版有限公司
12.与何乃健合著《含泪为大地抚伤》1999年千秋事业社
13.与傅承得合编《最美的诗·最爱的人》2000年大将出版社
14.《田思诗歌自选集》2002年大将出版社
15.评论《沙贝的迴响》2003年南大教育与研究基金会
16.与傅承得合编《何乃健散文精选及赏析》2004年大将出版社
17.学术论文《马华文学中的环保意识》2006年大将出版社

文章分類

聊天室


ShoutMix chat widget









泥上偶然留指爪

追蹤者